这几天,在山西省内,金融业活动比较多。
12月18日,外汇局山西省分局举办汇银企共建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主题活动。山西省级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24家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50家重点外贸企业代表参加。
12月1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山西基地在太原成立。深交所、山西地方金融监管局、山西证监局三方签署共建山西基地协议。当天,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与光大银行太原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月11日,山西综改示范区六新产业专项基金等3只基金宣布设立。此外,4家股权投资企业、6家银行、6家保险机构入驻山西综改示范区……
用记者的话来说,就是银行竞相扩大“朋友圈”。这其中,有些什么特点呢?
首选业务合作者
银行扩大朋友圈,业务相关单位是首选。
位于太原市迎泽西大街国际能源中心三层的建行太原个人贷款中心,外面看不见有多少人,进去一看吓一跳:戴着口罩办理业务的人好多。但他们并不是办理银行业务,而是办理房产业务。
银行办理房产业务?
真的是!个贷中心秉承“互联网+金融+政务”的理念,邀请房产管理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税务局在银行设立延伸窗口、派驻人员、合署办公的方式,设立了“建行太原房产交易服务大厅”“建行太原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实现了银行贷款与一手房抵押登记和二手房交易、抵押登记的一站式全流程办理。这在太原尚属首创。中心副总经理宋飞告诉记者:“大厅可以方便北城及河西客户就近办理房屋抵押和交易手续,缓解太原市为民服务中心的窗口压力,提升办事效率。这种新型合作模式,对服务百姓,助推‘放管服’政策改革和智慧政务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不少办业务的群众表示,这里将房屋交易流程与银行贷款流程无缝对接,优化、整合相关环节,办理时间短,方便快捷。
除了业务联系之外,记者发现银行跨界联系的热点还有党建共建活动。浦发银行太原分行和山西移动通讯共谋党建+业务的发展新路;该行晋城分行与太平洋人寿晋城中支签订党工团结对共建协议,长治分行和山西成功集团签署党工团共建结对协议;邮储银行吕梁分行和静兴高速公路施工单位结对子党建共建……
银行和别的单位的党建共建活动,不仅仅是党建活动的合作,由此而生的业务合作更加紧密。交通银行太原长治路分行和办公大厦驻地单位党建共建活动开展后,大家都感觉到从原来的单纯业务联系变成了有感情的联系,合作更顺畅了。中国中铁发展山西静兴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刘川文书记告诉记者,“和邮储银行吕梁分行支部共建后,关系又亲近一层,党务业务合作一起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公司今后在山西再开展业务,肯定优先选择邮储银行。”
横向联合跨界忙
记者采访发现,深耕山西的各银行对跨界搞横向联合似乎兴趣更多。
2020年12月8日,建行山西省分行和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太原分中心举办“关银一KEY通”项目建设启动仪式。这项业务创新推出“单一窗口共享盾”,企业使用它既可以登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等渠道办理海关业务,也可以登录建行企业网上银行、企业手机银行等渠道办理金融业务,“一站式”满足企业口岸入网+线上金融的综合业务需求。
12月4日,建行山西省分行和省妇联共同举办了100多名优秀女企业家和女性创业者参加的“金智惠民”女企业家创业创新专题培训班。在这个培训班之前,5月份双方联合制定出台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金融支持妇女创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积极推动普惠金融支持妇女创业创新。
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则对接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跟进小牛线管廊项目等7项综改项目。该行聚焦全省支柱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和交控集团、同煤集团、华远陆港等30多家企业合作,债券承销落地62.5亿元,贸金业务落地48.6亿元,新增授信1181亿元;并与山西融资再担保集团签订联合为城镇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等十类群体提供创业融资及担保服务,已投放2.44亿元。与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百亿送贷”活动,依托小额极速贷、信用易贷等特色产品,满足各层次、各阶段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已投放贷款50亿元。
国有大行做“大”业务,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跨界更加灵活多样。
12月初,浦发银行太原分行成功上线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总工会“助企普惠商城”小浦支付项目,初步实现了银企数字化金融服务的链接。该行与帷幄智能科技合作,为企业提供数字生态、网金支付、智慧停车、银行结算、信贷、非信贷融资等方面支持。11月16日,浦发银行太原分行与山西移动实现双向产品输出,双方串联了业务端口,在移动公司界面能找到浦发银行的金融服务界面,山西移动和生活APP、山西移动公众号、山西移动微厅实现银行产品链输出。该行还与水利厅、省投促局等单位合作,金融支持拓展到招商引资引智引技范畴。
渤海银行太原分行则和大同煤矿集团、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公司、山西地方铁路集团、山西国际电力、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等组成了朋友圈。
……
同业组团参加大活动
记者观察到,随着山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日趋增加,金融机构之间虽然是竞争关系,但也是合作关系。同业组团参加大活动的频率越来越频繁。
12月11日,由山西综改示范区管委会、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金融集聚区”授牌暨金融助力实体经济专题活动上,综改区管委会分别与中信银行太原分行、中信证券、中国科创产业母基金、中煤财险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武宿综合保税区和中信银行太原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11月27日,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项目政银企专场对接活动在太原举办,41家金融机构参与对接。重点对开发区154个“三个一批”项目进行推介,涉及项目融资需求457.97亿元。会上,16家金融机构分别与部分“三个一批”项目企业现场签署融资合作协议,涵盖通信设备、合成生物等“六新”及转型领域,签约总金额达133.99亿元。
此外,在很多项目上,尤其是重大工程项目,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组成银团积极参与的也越来越多。在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大会暨太原煤炭交易大会上,除了煤炭的产运销单位外,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的身影也特别引人注目。积极参加各种展会,在展会上寻找业务伙伴,和企业一起成长如今已经是各银行的共识,也因此,记者常在意想不到的会场上遇见银行人。由此看出,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聚,推进产业和金融协同发展是今后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借力金融机构吸引众多优质企业来晋投资兴业,打通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对接桥梁,也是山西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服务意识增强的体现。
本报首席记者崔晓农 记者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