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运城百姓受惠中医特色诊疗

  • 临猗县中医院骨外科主任柴学义在病房查看病人康复情况。本报首席记者贠娟绸摄

  •   如何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运城市的做法之一是以病人为中心,打好“特色医疗牌”,让百姓真正受惠于中医特色诊疗带来的不出门、花费少、疗效好的好处。
      12月初,省卫健委媒体走基层采访团来到河东大地,走进芮城、临猗两县进行实地采访。

    不吃药、不输液、不打针,中医绿色疗法受欢迎

      记者来到芮城县陌南镇卫生院时已是下午3点半多了。此时,该院中医理疗科的40张床位已被病人占满。“还有9个病人在排队等候呢。”该科主任李界介绍。
      李界1992年毕业,在陕西中医学院、县人民医院临床实习结束后,1997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工作,做一名基层的医务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老百姓。每天吃过早饭,就开始忙碌,不是给这个针灸,就是为那个拔罐。这一干就是23年。
      2015年,国家注重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该院在院长张延韶的带领下,坚持走发展特色科室兴院之路,把中医理疗科作为特色科室建设。同时,高薪聘请中医传承人李界医师到该院主持中医理疗科工作,自此,该科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在该院,李界经常在医院背着患者做各项治疗,已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患者王阿姨入院时腰椎间盘突出伴滑脱,疼痛导致病人无法行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五十多天的精心治疗后,患者站起来了,治疗期间没有给患者用任何口服和针剂药物,硬是靠着医院的传统中医绿色疗法验证了奇迹。
      “中医理疗科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突出传统医学特色,遵循整体治疗和辩证施治的方略,开展了中药熏蒸、优质角度牵引、红外线烤电、直流电、艾灸、普通针刺、温针灸、推拿、手法整脊、拔罐、刮痧等治疗,并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推广了电磁疗、中频电疗、电针刃针、圆利针、针刀结合臭氧、超声中药导入等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主要对颈椎、腰椎病有显著疗效。”张延韶说,“2015年至今,收治患者逐年上升。”
      这些病人不仅遍布全县各乡镇,而且吸引了全市各县,以及山东、浙江、湖北等地的患者。“靠着病人的口口相传,目前附近乡镇几乎家喻户晓,每天床位爆满,大多数病人需要提前预约。”该院中医理疗科的一位大夫告诉记者。
      在中医理疗科带动下,全院大力推广“三不”绿色疗法,即不吃药、不输液、不打针。内儿科、骨科、妇科等也在康复中最大限度采用中医药治疗,对儿科门诊病人和老年支气管哮喘、神经麻痹、扭伤等大量采用中药贴敷,对妇科和中老年门诊患者搭配药茶调理,深受患者欢迎。
      由此,该院中医药收入占比逐年上升,2017年突破40%,2018年突破50%,2019年突破60%。中医绿色疗法成为全院最大的特色。

    “在家门口看病,既方便又便宜,庄稼人就知足了”

      在临猗县三管镇卫生院,记者们一进大厅就被触屏自动测温仪吸引了眼球。大家纷纷站在屏幕前进行测温,接着来到健康小屋,看到这里的“一站式”体质检测仪器,立即走上去感受“智慧医疗”带来的公共卫生服务便捷化。
      该院院长程安平介绍,在这里,老百姓可以自助体检,然后通过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马上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检测报告,而且为镇上的残疾人、50岁以上贫困家庭以及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费体检一次。
      当时,几位同行者就上去体验了一把。他们通过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检测报告时啧啧称赞:“这个卫生院的信息化做得真不错!在基层卫生院,能做到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走路,还真变成了现实。”
      听说这里的两个特色专科办得不错,记者们便忙不迭地围着程安平问个不休:“快讲讲你们的痔瘘专科是怎样给群众解决难言之隐的。”程安平笑着说:“这个问题还是请我们的郭培民大夫讲吧。”
      彼时,郭培民刚走下手术台,便给记者们介绍道,“我们这个痔疮手术具有收费低、痛苦小、不复发等诸多优点,陕西延安、河南洛阳,以及附近各县的群众都慕名而来、满意而归。一年要做360多例手术,没有不满意的。”
      之后,在该院的中医馆,记者看到樊占峰大夫正在为腰酸腿痛的果农们按摩、推拿、牵引、熏蒸,并立即被中医馆的场景所吸引:“你们在这里理疗效果咋样?”“我是邻村黄家庄的果农,前几天刚来,经过樊大夫的按摩、推拿,感觉好多了,在家门口看病,既方便又便宜,庄稼人就知足了!”

    “让老百姓少花钱,治大病”

      走进临猗县中医院大门,中医名家张仲景雕像矗立眼前,睿智刚毅、栩栩如生,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千年医海的故事。
      简洁明朗的门诊大厅、古色古香富有中国风的专家诊室,医院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中医的个性,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草本的香味。
      该院门诊部的候诊区,摆放着一排高标准按摩座椅,患者和家属在这里可以减轻压力、放松心情。
      “我们打造特色品牌,将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促进医院发展的立院之本。”该院院长常卫全介绍,“每个科室设立中医特色治疗室,开展5-10种中医特色疗法,全院达60种以上,中医特色疗法全面开花。”
      在该院的脑病科,该科主任杜利峰向记者们介绍了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脑梗塞等疾病的独特效果,并和记者们一起来到病房,询问一名72岁的农民因患脑血栓采用中医疗法的康复情况。老人一看到这么多记者采访,满面红光的他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次住院半个月了,吃了几副中药,医生又是针灸又是输液,病好多了。”
      其实,在这儿,还有诸多的中医特色疗法。颈腰腿痛科推出的常氏正脊疗法,是市级名中医、该院院长常卫全独创的触摸、理筋、整脊“三步”疗法诊治颈腰腿痛,与影像学检查符合率达到90%以上。不打针吃药,无手术风险,靠一双温暖的大手,一揉、一按、一扳、一正,纯手法治疗减轻病症,临床有效率达95%以上。几年来,病人已辐射到运城13个县市以及周边的陕西、河南等地。
      姚氏推拿则是儿科推出的一项中医绿色外治疗法,以指代针、以手代药,让孩子少吃一片药,少打一次针,对小儿常见病具有独特疗效,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和接受。
      ……
      “我们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60项,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有效缩短病程,降低医疗费用,让老百姓少花钱,治大病。”常卫全说。

    本报首席记者贠娟绸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2-21期

    • 第2020-12-20期

    • 第2020-12-19期

    • 第2020-12-18期

    • 第2020-12-17期

    • 第2020-12-16期

    • 第2020-12-15期

    • 第2020-12-14期

    • 第2020-12-13期

    • 第2020-12-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