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品牌山西周刊

“小米还是山西的好”

——专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云龙

  •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云龙(右三)参加第三届全国小米品鉴暨“山西小米”品牌建设三年总结会。 本报记者王媛摄

  •   在山西众多的小杂粮中,以小米最为香醇。
      山西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培育出了众多品质一流的特色杂粮。而山西小米以其突出的品质、品种优势,成为山西现代特色农业的一张“黄金名片”。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山西小米”品牌建设三年规划收官之年。值此岁末年终之际,本报记者专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云龙。谈到“山西小米”品牌建设三年来的成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王局长说:“小米还是山西的好”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未来“山西小米”品牌建设将提档升级,引领全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小米”品牌建设
    三年规划有序推进

      记者:王局长,请您就“山西小米”品牌建设整体情况做一整体介绍?
      王云龙:过去三年,是国家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的破题开局阶段,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优质粮食工程的战略机遇期。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打造“山西小米”全国著名区域公用品牌。
      2017年是探索起步阶段,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业内专家第一时间赴吉林学习考察“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经验,探索“山西小米”品牌发展模式。加强顶层设计,申请注册“山西小米”商标,组建“山西小米”产业联盟,加强品牌建设研究,探索品牌建设发展思路。
      2018至2019年是启动实施阶段,各项任务全面展开。举行“山西小米”标识授权仪式,开展广告宣传,举办专题推介活动。在这一阶段,山西小米标准、基地、育种、新产品研发、营销和联盟管理等基础性工作有序推进。
      2020年是巩固提高阶段。精准落实,确保三年规划全面完成见效。逐步规范山西小米产业联盟运行,完善团体标准体系,建设种植和育种示范基地,持续加强品牌宣传。尤其是适应了时代发展需求,注册粮食行业协会抖音官方账号,打造品牌宣传“新阵地”。
      记者:经过三年的精心耕耘,大家对“山西小米”品牌建设成效有目共睹,具体哪几方面有突破?
      王云龙:“山西小米”品牌在五大体系建设上实现突破。
      基地种植体系不断扩大。在“山西小米”品牌带动下,2018-2020年全省谷子种植分别为335.8万亩、340.4万亩、348.5万亩,面积稳步提升。
      标准体系日益完善。省粮食行业协会制定了《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山西小米”标准从零起步到产业链全覆盖。
      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基本建成。联合农业农村厅种子总站,在晋北、晋中、晋东南分区域建成3个“山西小米”谷子育种基地,以晋谷21号为对照,展示35个批次谷子品种,依据地理环境筛选优质品种,为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省粮食行业协会出台《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办法》,在联盟内部推广统一“品种、耕种、收购、加工、销售、监管”“六统一”经营模式,加强联盟制度保障。
      营销体系持续拓宽。截至2020年11月底,联盟企业线上网店336个,线下销售点1万多个,较2017年分别增加142个、7690个,销售小米9674万斤。
      记者:质量有保证、宣传有效果,“山西小米”品牌已经深入人心了。
      王云龙:是的。“山西小米”品牌2017年荣获最具影响力的山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9、2020年荣获中国粮油财富论坛暨第九届、第十届中国粮油榜“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等荣誉称号。我省连续举办三届全国小米品鉴大会,累计组织评选出146个全国优质小米品牌,其中山西小米获奖65个,占44.5%。“小米还是山西的好”已成为业内共识,山西小米品牌影响力提升的同时,经济效益明显增长,社会效益更加凸显。
      截至2020年11月底,“山西小米”产业联盟产能26.9万吨,产值8.26亿元,产值2000万以上的企业13个,年销售收入5000万以上的企业6个,授权企业的小米零售价和利润空间明显提高。全省小米龙头企业176个,预计实现年产值30.2亿元,全省小米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县7个,年销售收入1亿以上的县11个。晋北、晋中、晋东南地区小米产业集群已建雏形,小米产业已成为我省的特色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把特色凸显出来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记者:山西小杂粮种植独具特色、优势明显。如何把特色凸显出来,把优势发挥出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这其实是需要破解的一道难题。
      王云龙:在推进“山西小米”品牌建设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区域品牌建设是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着眼全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目标,将“山西小米”品牌建设纳入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发展大盘,结合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好粮油行动”的实施,突出山西“杂粮纯优势,小米大产业”特色,抓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的短板,从政府层面统筹谋划,调动优势资源整体推进,为“山西小米”品牌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区域品牌建设是实现特色粮食产业“三链协同”“五优联动”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龙头带动,壮大市场主体。充分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以“山西小米”产业联盟企业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创新链价值链,为“山西小米”品牌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实体支撑。
      三是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筑牢品牌硬实力。“山西小米”品牌建设瞄准中高端市场,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走“质量兴米”之路。
      四是大力宣传是品牌建设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宣传推介,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宣传,提高“山西小米”知名度,扩大“山西小米”影响力,实现“好米变名米,名米卖好价”。
      五是改革是区域品牌建设的根本动力,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增添品牌发展新动能。在“山西小米”品牌建设中,坚持注重产业技术创新,注重经营业态创新,加强创新驱动,高效发展,提升品牌发展潜力。
      六是区域品牌建设是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凝聚共识,统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一方面整合项目形成政策资金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分工协作健全工作机制。通过品牌建设这个载体和平台,真正实现省市县上下联动、政产学研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助推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十四五”开局之年
    进入提档升级新阶段

      记者:在过去的三年里,“山西小米”品牌由无到有,积小胜为大胜,变特色为优势;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山西小米”品牌建设会有什么新的规划和方向?
      王云龙: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省“转型出雏形”第一年。品牌建设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要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品牌建设进入提档升级新阶段;另一方面,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写入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之中。国家局正在积极推动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联合财政部以区域公共品牌为重点实施第二轮“优质粮食工程”。省政府正在积极谋划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升级,“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已列入省财政专项。我们要牢牢抓住政策机遇,将“山西小米”品牌作为全省“十四五”粮储工作的主要内容,与“优质粮食工程”、乡村振兴战略、十大产业集群政策深度融合,强短板补弱项,不断巩固发展成果,努力推动“山西小米”品牌建设持续向好,引领全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具体推出什么新举措?
      王云龙:一是推动“山西小米”产业联盟做强做大。以山西小米产业联盟为主要载体,以基地建设为引领,带动“十四五”谷子绿色有机基地面积不断扩大。
      二是推动“山西小米”品牌文化做深做细。推进《山西小米志》编写等品牌文化工程建设,将“山西小米”文化元素融入品牌宣传推介,彰显山西小米品牌文化魅力,让山西小米品牌深入人心。
      三是推动“山西小米”产业升级。开发一批类似晋谷21号富有长久生命力、适合市场需求的谷子新品种和类似沁州黄米粉富有功能营养、健康养生的小米新产品。多途径探索小米加工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提高小米产业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
      四是推动造就“山西小米”品牌事业发展骨干力量。培育推出一批全国知名的置身于“山西小米”事业发展的企业家、科学家,为进一步扩大“山西小米”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提供坚强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五是推动“山西小杂粮”产业跨越发展。以山西小米品牌建设为模板,推动在全国有影响的小米之乡、红芸豆之乡、藜麦之乡、甜糯玉米之乡、绿豆之乡、亚麻籽之乡等12个小杂粮之乡深度开发,发展一批市、县区域公共品牌,认定培育一批优质粮油企业品牌。
      六是推动山西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十四五”期间,努力实现全省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达5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粮食企业达35个,培育和扶持粮食龙头企业100个,大幅提高绿色、优质、高端产品供应能力和全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本报记者王晓华 王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2-27期

    • 第2020-12-26期

    • 第2020-12-25期

    • 第2020-12-24期

    • 第2020-12-23期

    • 第2020-12-22期

    • 第2020-12-21期

    • 第2020-12-20期

    • 第2020-12-19期

    • 第2020-12-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