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合新闻

交口:推广“十户联体”激发群众脱贫动力

  • 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交口菌产业扶贫项目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报记者欧志强摄

  •   “种植3万棒香菇,净收入4万余元。”交口县康城镇尚家沟村好媳妇成丽萍高兴地说。
      原来交口县推行“十户联体”扶贫模式后,她加入产业联体12组,凭借首届道德模范“诚信标兵”,获得金融授信额度9万元贷款发展产业,喜获丰收。
      12月22日,记者在尚家沟村采访获知,交口县农村信用联社近年累计支持该村成立20个“十户联体”,为486户联体内农户授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4004万元,年均种植香菇75万棒、平菇50万棒、羊肚菌50亩、茯苓130亩,联体内每户年收入可达3万元。
      目前,尚家沟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500元,其中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9800元,实现贫困户清零……

    “十户联体”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2018年以来,交口农信因地制宜,将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诚信交口建设相结合,推出信用责任连带、优势互补的‘十户联体’产业扶贫新模式,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12月23日,交口联社职工韩兆莹说。
      记者了解到,“十户联体”是围绕乡村发展,按照“支部牵头、村委实施、信用社评级授信、群众自愿”的原则,采取因户施策,联体互助,信用互保,以十户(以上)为一体,由村干部、老党员或信誉好、声望高的村民任组长,组成一个综合发展联体,实行一体化管理。通过党带群、富带贫、强带弱的“三带”方式,引导各联体以优质牛、羊、猪、鸡养殖和各种市场畅销的菌类食品、中药材种植等新型产业为主,成为农业产业带动发展纽带、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基地。

    “十户联体”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尚家沟村委刘家焉村组刘万福能吃苦但没有技术,而同村韩金荣有香菇种植技术但身体欠佳,两人原来均为贫困户,“十户联体”将他们捆绑为一体,优势互补,两人的困难均得以解决,2019年,刘万福、韩金荣分别种植香菇菌棒5万棒、3万棒,收入分别达到5万元和3万元,双双实现脱贫,预计今年收入还要提高……
      今年51岁的张建国,家有4口人,他原先是尚家沟村村干部,按条件未能享受扶贫政策待遇,近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9年,他加入“十户联体”,担任了产业联体2组“户长”,在种植香菇过程中,不仅凭借自己懂技术、担任过村干部的优势,把户内成员劳动力统筹起来,共享技术、管理,还协调解决种植户困难采摘、拉运香菇。一年下来自己收入达到了5万元,联体内户均增收1.8万元,有效解决了村民本地就业和贫困边缘户返贫的问题。

    形成稳健产业扶贫“发展共同体”

      “十户联体”产业扶贫模式重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形成持久稳健的“发展共同体”,并可以视产业规模灵活拆解合并,是贫困户脱贫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有益尝试,值得推广运用。
      如今,尚家沟村人均收入从2017年的9700元增加为去年的12500元,今年有望突破2万元,尚家沟村以党建统领“十户联体”的互助发展式,不仅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也推动了基层党建、环境卫生、矛盾化解等工作全面发展,为促进乡村振兴,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口县委书记霍慧文说:“现在全县达到了3000多‘十户联体’,就相当于把3万多的人都连起来了,确保了群众的持续稳定的这个增收,也为乡村振兴、稳定脱贫,巩固脱贫成果奠定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

    本报记者欧志强 通讯员王永和 武海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2-28期

    • 第2020-12-27期

    • 第2020-12-26期

    • 第2020-12-25期

    • 第2020-12-24期

    • 第2020-12-23期

    • 第2020-12-22期

    • 第2020-12-21期

    • 第2020-12-20期

    • 第2020-12-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