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运城1月4日讯(记者王晓华)1月1日,在省、市、县三级人社部门和税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正式落地实施,山西省参保第一人在芮城县完成缴费。上午9时,芮城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中心迎来了第一位服务对象张伟妮。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张伟妮通过山西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综合服务平台,为其公公、婆婆成功办理了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参保业务。随后,在芮城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大厅,她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微信完成缴费。截至当日12时,还有5户居民分别通过微信、支付宝、税务大厅等缴费渠道完成缴费。
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我省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上,并行建立的标准适度、能兜住底、可承受、可持续的保险制度。为确保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顺利落地实施,近半年来,各级税务部门和人社部门紧密携手,职责分工明确、协作配合有力,进一步强化了双方沟通协作的良好机制,拓展了多样化缴费渠道,构建了多元化的缴费服务格局,提高了参保信息采集质量,为下一步征缴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普惠受益,开启民生保障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