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专题新闻

【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权威访谈】啃下“硬骨头” 锻造新优势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谈2021年工业通信业发力点

  新的一年工业经济发展态势如何?产业链供应链怎样补短板锻长板?如何拓展5G深度应用?记者就上述问题对话工信部部长肖亚庆。

辨清一个趋势
——工业经济长期向好

  “机遇大于挑战,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肖亚庆用这句话为2021年工业发展形势做出判断。
  他坦言,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总体处于恢复期,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虽然制造业投资增长仍显乏力,重点高技术领域“卡脖子”仍然突出等,但这些是发展中的问题,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仍具有很多机遇和有利条件。
  “要着眼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全局,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肖亚庆说。
  他表示,工信部将科学制定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四五”系列规划,特别是突出抓好制造业总体发展规划,同时聚焦制造业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启动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在提高供给质量和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上下功夫。

聚焦一个关键词
——产业链供应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并作出一系列部署。
  肖亚庆表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规模和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链供应链有较强韧性,但仍存在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的问题,一些基础产品和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高端通用芯片、机器人高精度减速器等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这些问题是我们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要啃下来的‘硬骨头’。”肖亚庆说,工信部将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补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产业薄弱环节,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工程化攻关,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锻长板。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聚焦产业优势领域深耕细作,培育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强企业。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把握一个机遇
——数字经济拓出新空间

  肖亚庆认为,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进入迭代演进、融合创新加速的新阶段,要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建网络、打基础,5G很关键。
  他说,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尽快完成5G地级及以上城市深度覆盖,并逐步向有条件的县镇加速延伸。同时,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共同推进5G应用试点示范,推动培育5G应用生态。
  在产业数字化方面,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深化“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聚焦10个重点行业,形成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争取在更多工业企业落地。
  “我们在积极营造5G应用发展良好环境的同时,也要保持耐心、留出空间。相信不久的将来,5G将带来令人欣喜甚至意想不到的变化。”他说。

做好服务“加减法”
——帮助中小企业渡难关

  保市场主体的关键是保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
  肖亚庆说,面对疫情严重冲击,我国果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做好税费和欠款的“减法”、信贷和服务的“加法”,全力助企纾困。在政策推动下,中小企业加快恢复发展。
  2021年,助企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围绕‘政策、环境、服务’三个领域,聚焦‘融资、权益保护’两个重点,紧盯‘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提升’一个目标,着力构建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肖亚庆给出回答。
  他提出,工信部将深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研究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遴选公告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产业生态。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
——做好工业低碳减排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工业是碳排放重要领域,实现工业低碳减排至关重要。
  肖亚庆说,5年来,我国共建设2121家绿色工厂、171家绿色工业园区、189家绿色供应链企业,推广近2万种绿色产品,将超过487万辆新能源汽车纳入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
  2021年,要全力做好工业领域节能减排。落实能耗“双控”政策,严控重化工行业新增产能规模,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并发布新版钢铁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完善产能信息预警发布机制。
  与此同时,制定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鼓励工业企业、园区建设绿色微电网,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各行业各地区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肖亚庆表示,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汽车产业实施路线图,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并行发展,同时通过制定配套法律法规、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发布相关标准等,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周圆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1-01期

  • 第2020-12-31期

  • 第2020-12-30期

  • 第2020-12-29期

  • 第2020-12-28期

  • 第2020-12-27期

  • 第2020-12-26期

  • 第2020-12-25期

  • 第2020-12-24期

  • 第2020-12-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