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投资理财

股市是国家信心晴雨表

  •   经典教科书上说股市是经济晴雨表,这固然没错。因为股市是基于实体经济基础上的虚拟经济。
      按照股票的DDM估值模型,基本面只能决定分子的股利,那么分母的折现率又是怎么决定的呢?教科书上说这个折现率是WACC,根据历史数据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之所以采用历史数据来计算,一方面是因为数据的可获得性,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在于认为市场是强有效的。如果企业和市场是相对稳定的,实际上用历史数据来计算就是对公司风险的一个较好的估计。
      这种估值方式在中国可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因为中国资本市场还是一个典型的新兴市场。投资者结构还很不成熟,机构投资者占比偏低,长期投资者缺乏,换手率高,市场波动性大。因此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具有相对较高的不稳定性。
      投资者对个股的风险偏好改变,相当于估值模型的折现率改变,导致个股出现波动。投资者对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变化,相当于改变了所有股票的折现率,导致了市场的波动。现在中国股票市场规模达到几十万亿元,投资者数量过亿元,如果发生这么多投资者风险偏好的系统性变化,就会导致市场整体的大幅波动。由于中国股票市场已经是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基本上可以代表中国经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可以看成是对国家风险的评估,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升就可以看成是相信中国的国运,类似于巴菲特始终相信美国的国运一样。
      回头看最近三年A股市场的波动。2018年中国经济的表现其实不差,虽然有一定程度的紧信用,但是货币宽松,企业的经营总体还算稳定。但是A股全年表现成为过去15年来仅次于2008年的第二大熊市。可能影响更大的因素是中美贸易摩擦,大部分投资者对突如其来的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过分放大,对于中国的未来信心不足。令人意外的是,2018年全年北上资金净流入A股超过3000亿元。墙内开花墙外香,更加凸显了中国资本市场严重缺乏长期投资者的现状。随着中国政府采取了正确而且积极的应对策略,中国的投资者逐步恢复了信心,这也是2019年A股市场表现较好的主要原因。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百年一遇的疫情下,中国各个方面均表现出色。虽然疫情发生较早,但是被迅速控制。随后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尽管发达国家采取了激进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中国的刺激政策相对温和,但中国却是全球唯一正增长的经济大国。更关键的是,人们看到了在不可抗力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中国政府积极高效应对,群众积极配合,成为了疫情全面扩散下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的绿区,体现出中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和中国人民的团结,我们没有理由不对中国经济未来呈持续增长的前景保持信心。全年下来A股成为全球表现最好市场之一,波动率也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股市,韧性十足。场外资金特别是居民通过认购偏股型公募基金入市,全年新发规模创出历史新高。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有理由相信中国资本市场能够摆脱牛短熊长的惯性,走向健康的慢牛。 (袁建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1-12期

    • 第2021-01-11期

    • 第2021-01-10期

    • 第2021-01-09期

    • 第2021-01-08期

    • 第2021-01-07期

    • 第2021-01-06期

    • 第2021-01-05期

    • 第2021-01-01期

    • 第2020-12-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