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新春走基层】别样的年味 一样的幸福

  • 去家门口的图书馆看看书、充充电,成为不少市民的新选择。本报记者张剑雯摄

  •   新年里做什么?有人书店里打卡,有人在悠闲着感受民俗文化,有人则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但不管怎样,每个人都体味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年味。

    书香年味两相宜

      去家门口的图书馆看看书、充充电,感受一下惬意的慢生活,成为不少市民的新选择。
      过年期间,记者探访了省城新开的一个书店——钟书阁。这个店从年三十开始,每天都是早10点开门,晚10点关门。由于是新开的店,装潢现代别具风格,每天打卡拍照和领孩子看书的人很多,几乎天天爆满,市民需要排队领入场券才能进店。
      一位带着孩子来看书的家长告诉记者,宅在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吃东西,玩玩具没什么意思,不如领孩子来书店,看看书,趁这个时间多点亲子阅读,也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在书店里,学生依然是最大的群体。一位初中生王同学告诉记者,平时学习忙,也没有时间看学习以外的书,在这儿,要杯咖啡不用担心外界的干扰,可以看点自己喜欢的书。而且书店里各类书籍都有,对增进自己各方面知识都很有帮助。
      据了解,为做好疫情防控,读者进场也必须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后才能有序进入场馆内。

    响应号召就地过新年

      韩女士与爱人都是河北石家庄人,一年到头就在太原做生意,所以春节带孩子回家过年是必须的事,但受疫情影响,今年他们全家选择就地过年。
      “除了想家人,其他都挺好,每天带孩子去不同的地方走走,吃点好吃的,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韩女士告诉记者,往年回老家过年都是一大家子,串门走亲戚,今年就一家四口在太原,也挺好的。除夕夜打视频电话给家里的老人拜年,从初一开始他们夫妻就开启了“遛娃”模式,也想趁机感受一下太原的年味。
      在青龙古镇,青砖碧瓦、古楼、大红的门神,处处都是一种传统的年味。在这里能喝到传统酿醋工艺酿出来的醋、吃上现场石磨磨出来的豆腐,欣赏到老手艺人捏的面人……
      据了解,按照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太原在牛年春节专门送给外地人的大礼包,在过年期间,持山西省以外户籍身份证的外地人可以免票坐地铁、坐公交、逛景区。

    贴心服务送万家

      有人在休闲过年,也有人仍然坚持在岗位上,过着不一样的年。当牛年的钟声刚刚敲响,环保举报电话便响起,原来是一位市民反映在小店区富康街康怡小区附近,有一个蛋糕店的风机噪声扰民,请求处理。
      当环境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经仔细询问,原来是夜间蛋糕店员工忘记关闭风机所致,执法人员要求其加强管理,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太原市“12369”环保举报平台的主任张益华介绍,平台实行7×24小时值班制,全年365天“不打烊”。据统计,今年从除夕到正月初三,太原“12369”环保举报平台共接到群众举报8件,比往年明显少了许多。截至目前,举报问题已全部办结,办结率为100%。
      坚守岗位的不仅仅是环境执法人员。农历正月初五,天刚亮,中通快递山西总部转运中心的院内已是停满了载着快递的车辆,分拣员已经在传送带前开始了分拣、扫描工作。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很多职工都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坚守岗位。
      张先生过年期间给孩子网上买了件衣服,原本想怎么也要过年后才能收到,没想到3天后快递员竟然送货上门。他惊讶地问:“你们快递过年不休息?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了”!
      虽然是过年万家团聚的时刻,但总有一些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肩负着身上的职责,从而体验着不一样的年味。

    本报记者张剑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2-20期

    • 第2021-02-19期

    • 第2021-02-11期

    • 第2021-02-10期

    • 第2021-02-09期

    • 第2021-02-08期

    • 第2021-02-07期

    • 第2021-02-06期

    • 第2021-02-05期

    • 第2021-02-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