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山西税务减税降费周刊

以生命诠释初心 用忠诚践行担当

——记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驻兴东垣村第一书记韩剑锋

  “省城来的韩书记一点架子也没有,总是笑眯眯的,还喜欢跟俺们开玩笑。”“老韩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人,办事认真,很有责任心。”……提起驻村第一书记韩剑锋,吕梁市石楼县龙交乡兴东垣村的村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
  兴东垣村地处石楼县东北部的一座山垣上,这里群山连绵起伏、道路蜿蜒曲折,山高路险,自然条件恶劣,属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艰中之艰、难中之难。2018年4月,怀揣着“为民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献忠心”的初心使命,时年54岁的韩剑锋被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选派赴兴东垣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一干就是3年,在韩剑锋的带领下,截至目前,兴东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2户241人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达6500多元。2020年1月份,顺利通过国务院考评验收组的验收,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党建引领
凝聚群众脱贫攻坚力量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初到兴东垣村的韩剑锋为了尽快克服村情关、语言关和生活关,他开始挨门挨户走访调研,用脚步丈量兴东垣村的每一寸土地。一个院子、几孔窑洞、一家几口、留守儿童、孤寡老人……随着一天天入户走访的深入,韩剑锋发现村民们像一盘散沙,村委、党支部在老百姓心里基本没什么概念,遇到事需要找村干部解决习惯去家里找。
  韩剑锋意识到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主心骨”是村里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他决定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这个边远的小山村,在他的倡议下,伴随着激昂雄壮的国歌声,垣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建立了“村务服务中心”,从此,有事就去找“村务服务中心”,成了乡亲们的新选择和固定的“去处”。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围绕“强党建、促脱贫”主题,韩剑锋草拟制定了兴东垣村党支部党建工作制度15项,建立党员管理台账,并引进社会力量,筹措资金10万元,为“村务服务中心”配备了LED电子显示屏和办公桌椅50多台套以及电脑、打印机等设施设备,制作党建制度宣传版面30多块;同时,先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人,确定培养对象3人、转正党员1人、预备党员1人;此外,兴东垣村还将每月的10日固定为党员活动日。党旗下的一次次主题党日活动,凝聚起工作队和兴东垣村党员群众战胜贫困的无穷力量。

精准帮扶
致富路上不落一人

  自来水接进了农户厨房里、公交车开到了村民家门口、狐狸养殖场带动村里所有人稳定就业……如今,兴东垣村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这离不开3年来韩剑锋带领扶贫工作队的同志们与兴东垣村两委干部及村民共同协商讨论,制定帮扶方案和帮扶措施。将税收分类管理的专业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对贫困户的帮扶管理工作中,对全村贫困户实施分类管理、分类帮扶、因户施策。
  通过创新产业合作模式,韩剑锋与兴东垣村两委探索建立“支部+农机合作社+贫困户”“支部+造林合作社+贫困户”“支部+养殖合作社+贫困户”等合作社扶贫模式,实现生产、销售一体化,村集体经济“破零”并稳步增长,累计带动50多户贫困家庭户均增收2000余元;利用新技术助力稳产高产,兴东垣村积极引进试种“渗水地膜绿色谷子”,建成以兴东垣村为中心的绿色谷子种植产业园区,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为了及时掌握贫困户收入支出变化情况,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要求,通过动态监测精准扶贫,定期入户走访,进行动态调整。3年来共对9户25人作出动态调整,确保精准识别“三个零差错”。
  此外,韩剑锋还筹资2万元设立“爱心超市”,鼓励村民通过劳动换取积分、兑换商品,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持续开展节日慰问送温暖活动,向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赠送米、面、油、衣物,将党的关怀送到贫困户心里。
  一路走来,韩剑锋用他的心血与汗水诠释了“真情帮扶,不落一人,同奔小康”!

舍小家为大家
兴东垣村的“拼命三郎”

  山西省脱贫攻坚“贡献奖”、吕梁市“优秀第一书记”、石楼县“最美石楼人”“最美第一书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这一个个荣誉,是韩剑锋用1000多个日日夜夜,用真心真情甚至是生命换来的。
  兴东垣村地势险要,交通极不便利。为了便于开展工作,韩剑锋把自家的私车开来了。2019年7月的一天,韩剑锋在办完公事返回村里的路上,不幸坠入山崖,幸亏半山沟的一颗杨树挡住了下滑车辆,加之当地群众的及时施救,最终化险为夷。经过短暂治疗,他便又急匆匆赶赴始终牵挂的扶贫第一线。
  50多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然而从接任兴东垣村扶贫工作的那天起,对于韩剑锋来说照顾家人就成为一种奢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只能交给爱人一个人料理,年迈的老父亲多次生病住院,韩剑锋都没能在病床前照料一下。韩剑锋爱人时常说:“你在脱贫前线帮扶别人、我在后方帮扶你,这是咱家建立的命运共同体和帮扶新机制。”这虽是一个玩笑,却真实体现了扶贫干部及其家属对扶贫事业的无私大爱。
  “我将继续与兴东垣乡亲们生活战斗在一起,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再立新功。”“舍小家为大家”用在“拼命三郎”韩剑锋身上再合适不过,如今,57岁的他仍战斗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着第一书记的使命和担当,展现了一名税务干部的无私大爱。

本报实习记者李京益 通讯员王跃峰 裴石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3-08期

  • 第2021-03-07期

  • 第2021-03-06期

  • 第2021-03-05期

  • 第2021-03-04期

  • 第2021-03-03期

  • 第2021-03-02期

  • 第2021-03-01期

  • 第2021-02-28期

  • 第2021-02-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