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3月25日讯(记者齐泽萍)3月25日,山西省外出务工人员服务总站揭牌暨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首发仪式在山西省就业服务局一楼大厅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省“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全面跟进服务保障省外境外务工人员”两项提质增效重点工作正式启动。此举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技能培训的覆盖率,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推进技能就业增收,加快提高“持证率”“就业率”“增收率”。
据了解,山西省外出务工人员服务总站以“总站”统筹引领劳务服务机构体系,推进省际间劳务协作,使我省在外务工人员可以享受就业服务,享有权益保障,打造推介具有山西特色的劳务品牌,奋力进军中高端劳务市场,力争在国内国际就业市场中多切一份“蛋糕”。据悉,我省今后将优化布局省外劳务服务站点,依托三个招商局设立区域服务中心站,并在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省市布局100个劳务服务工作站,提供职业介绍、岗位收集、吸纳就业等服务,推动形成总站、中心站、工作站三级联动、纵横贯通、协作配合的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山西省外出务工人员信息服务平台”,动态更新信息,提升服务的常态化、信息化、精准化水平;大力宣传我省有组织输出转移就业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举措,营造技能就业增收的良好氛围。
又讯(记者齐泽萍)3月25日,我省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首发仪式在省就业服务局举行。当天,省人社厅向全省大规模公开发放首批面值10亿元的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简称“职业培训券”),发券面值、发券规模位列全国第一位。
全省符合培训条件的劳动者均可通过“三晋通”或“民生山西”手机应用程序中“电子社保卡”服务专区或技能培训专区申领,在人社部门规定范围内,凭职业培训券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机构、培训专业及培训渠道享受技能培训服务。其中普惠制的职业培训券主要面向脱贫劳动力、边缘户、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简称“两后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含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等未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领取;企业的职业培训券由企业组织在岗职工定向领取。
领取职业培训券后,可在“三晋通”和“民生山西”手机应用程序技能培训专区中,查询附近的培训机构及培训机构相关信息,选择符合自身培训意愿的培训学校和培训专业。与培训机构达成培训意向后,在培训时将已领取的职业培训券进行展码使用。
山西省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各级人社部门依托电子社保卡线上渠道面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员发放,是劳动者享受职业技能培训权益和培训机构兑现培训补贴的电子凭证。为深入实施“山西技能富民战略”,助力我省新发展阶段“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提质增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今年我省全面采取职业培训券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对技能培训全过程实行闭环管理,通过线上、线下两个培训渠道,实现对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合理引导、实名培训服务、精确资金监管、培训补贴兑换、全局宏观分析,为劳动者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