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12项财政新政策新机制护航山西转型发展

全省财政系统开展“转型出雏型 财政强支撑”活动综述

  支持综改示范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开展隐性债务变动情况联合检查、加强矿业权出让收益收缴管理……
  自2月18日“三新”背景下山西“转型出雏型 财政强支撑”大学习大研讨大创新大提升活动开展以来,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省财政系统紧紧围绕五方面19项“我们怎么办?”,通过系统式学习、开放式研讨、主动式创新、整体性提升,截至目前,已出台和实施了12项新政策新机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省“十四五”转型发展出雏型、蹚新路提供了坚强支撑。

落地落实,上下联动促进改革发展

  这是山西财政在“三新”背景下,找准新方位、明晰新路径、展现新作为的重大举措,也是全省财政系统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本领,加快推动财政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活动开展以来,全省财政系统上下联动,主动领题、全面破题、创新解题、精准答题,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据了解,省财政厅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全程领导活动开展,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三期高质量专题辅导讲座,召开专题会议严格检验活动成果。同时,各处室单位迅速细化活动安排,积极开展学习研讨,深入部门、企业、社区、市县开展调研座谈50余次。市县财政部门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在全面完成规定课题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增加研讨课题。
  活动期间,各处室单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云会议”等方式研讨破题,征集上百条针对性强的意见建议。市县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心贴心问策,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本次活动促进了我省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提升了全省财政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为山西财政事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硕果盈枝,精准施策交出财政答卷

  太原市出台了市级预算调剂管理办法,大同市积极构建规模稳定、结构优化与执行高效并重的预算支出管理体系,朔州市拟出台市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忻州市制定了市本级预算绩效运行动态监控管理办法……
  为了推动活动走深走实,真正使基层群众享受到财政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我省各市县财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细化研究课题,着力推出一批解决问题的务实举措。
  “本次活动,除了已出台和实施的12项新政策新机制,我们在构建大研究格局、规范政府接受捐赠收入、加强会计行业服务管理以及多个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等众多成果也已经基本成熟。在此基础上,还将在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全面实施零基预算管理、建设“数字财政”“智慧财政”、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促进股权董监事依法高效履职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建立完善省对县级、开发区财政奖补政策、激励省直部门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促进学前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更好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等方面出台新政策。”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开辟新篇,建立完善四大长效机制

  一个个凝聚着全省财政人心血的新政策新机制,为我省财政工作带来了新变化新突破,彰显了全省财政系统转型发展的新面貌新形象。虽然本次活动圆满结束,但学习研讨创新提升永远在路上。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武志远在全省财政系统“三新”背景下山西“转型出雏型财政强支撑”大学习大研讨大创新大提升活动总结会上表示,如果没有制度机制来巩固和保障,这次活动形成的良好态势就会付之东流。要加强“项目化”“模块化”“方案化”的思考总结,寻找规律、掌握要点、拿出办法、建好制度。“活动期间,我就重点项目、大型项目财政如何研究把握,提出了‘项目预算管理十问’,任何一个项目都要问清楚项目的功能、技术、作用、国内外发展情况等问题,这对做好财政项目预算管理很有帮助。”武志远说道。
  惟有学习研讨,方能跟上时代,积极创新提升,才会开辟未来。下一步,全省财政系统将通过建立完善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开展交流研讨、推进改革创新、提升治理效能四大长效机制,在持续解决问题、全面拓展提升、形成长效机制上再下功夫,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活动成果,在新的起点上开辟山西财政改革发展更为广阔的前景。

本报记者王晓华 实习记者李京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4-03期

  • 第2021-04-02期

  • 第2021-04-01期

  • 第2021-03-31期

  • 第2021-03-30期

  • 第2021-03-29期

  • 第2021-03-28期

  • 第2021-03-27期

  • 第2021-03-26期

  • 第2021-03-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