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科大讯飞:声学成像仪把握声音的“秘密”

  • 科大讯飞的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声学成像仪工作原理。本报记者王蕾摄

  •   在工业场景中,由“局部放电”这一现象引发的机械性损坏、温度上升或化学反应等问题,历来让企业头疼不已。特别是如果局放没有被及时探测到,产生的附加损害就有可能让电气设备在现场发生安全事故。
      安全是重中之重。5月11日,在晋阳湖·第二届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峰会展会现场,科大讯飞发布了他们的一款新产品——“讯飞声学成像仪”,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过去使用的局部放电检测设备一般是超声波检测仪和红外热成像检测仪。”科大讯飞售前咨询经理刘善勇告诉记者,“超声波局放检测仪需要逐一单点进行匀速扫描,效率比较低,对操作要求很高。而红外热成像主要检测热相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局部放电引起的升温温度比较微弱,所以红外热成像检测这种问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有差异,这就为漏检埋下了隐患。”
      事实上,正是受制于上述检测效率,以及质量、价格等多方面因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局放检测手段难以规模化推广。因此,尽管不少企业增加了巡检员工的数量和工作量,但成本上去了,安全隐患却没有相应减少,漏检情况时有发生,故障隐患时常存在,并有随时爆发的可能性。
      记者在现场看到,“讯飞声学成像仪”大小与一个平板电脑差不多,厚度大概三四厘米,记者可以轻松双手拿起它。而它的正面是一个显示屏,背面是一组64路的麦克风阵列和摄像头。可别小看这64个“小孔”,这款检测仪正是通过它们同时检测多个点位,快速扫描目标区域环境,然后通过声成像技术就可以在显示屏上实时看到局放声波分布热力图,让人一目了然快速找到局放位置。
      这款检测仪不仅能力强,还非常“聪明”。“讯飞声学成像仪支持高达64kHz超声波信号,可区分低频无效噪声,通过我们的算法处理,有效排除低频段声波干扰,捕捉局部放电引起的细微超声波信号,检测效果更精准。”刘善勇表示。
      记者了解到,作为“数字中国”的积极参与者和践行者,科大讯飞此次携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能语音消费类产品等多个方向业务亮相峰会,全方位展现数字社会、数字治理、数字经济、数字消费等信息化发展的新模式、新场景、新体验。
      在展示区,科大讯飞交通超脑系统也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实时接入路口流量和路况数据,精准感知道路状态和长期趋势,利用“数据采集—智能配时—方案下发—实战检验”的闭环机制,自动生成信号配时方案,促进信号配时从人工局部优化到智能区域协调转变。
      “现在合肥市主城区路口交通数据已经基本实现全量接入科大讯飞的超脑系统,可获悉2242个路口情况,智能诊断1080个重点路口。百度交通年报显示,接入智慧交通系统后,从2019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合肥的拥堵排名从全国第5下降至第25位。”刘善勇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王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5-11期

    • 第2021-05-10期

    • 第2021-05-09期

    • 第2021-05-08期

    • 第2021-05-07期

    • 第2021-05-01期

    • 第2021-04-30期

    • 第2021-04-29期

    • 第2021-04-28期

    • 第2021-04-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