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中博会上,参会企业对拓展产品销路和获得低成本资金是最关心的。除了从国内主板、新三板等市场和各金融机构获取资金外,到国际资本市场试水是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想过或者想过却不知道如何行动。
5月22日,香港资本市场推介会,给中部六省企业的国际融资打开了一扇门,而且是有人带领着打开的。
一大早,丽华大酒店三楼的多功能一厅里,大屏幕早就调试好了。当参会的企业人员入座后,屏幕那边切换到著名的香港地标建筑——中银大厦为背景的办公室里,建银国际副总裁张晨夫给大家授课。他从港股上市、境外发债的方式与流程,结合建银国际的丰富案例进行了讲解,让企业人员收获颇多。
授课结束后,在交流环节,第一个发言的是龙城发展投资集团的施越华。她问道:“我们企业业务有智慧停车板块,这样的业务未来有没有上市的可能?香港市场有类似企业上市吗?”张晨夫回答:“港交所对企业所属行业没有限制,只要合法合规满足上市规则就行。而且港交所目前确实有智慧停车企业上市。做好停车业务是智慧城市的一个方面,未来有发展前景。”
“境外发美元债利率能达到多少?境外发债后引进的资金使用有无限制?是否可以偿还债务?”山西建投的小闫说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张晨夫在大屏幕里告诉大家:“境外发债的利率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发债募集资金的使用很重要。国内对资金使用有规定。境外资金使用相对宽松,可以用于一般性经营。境外投资人和机构对资金的后续使用不太严格跟踪,企业可以灵活配置。”
记者观察到,参加香港资本市场推介会的除了企业之外,还有其他行业的人士。范祎沁是美国德汇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她21日参加开幕式时知道有这个推介会,就主动来旁听学习。她提问,“港交所对申请人的盈利要求进行了调整,对市场有什么影响?”张晨夫认为,港交所提升盈利要求对资本市场、IPO发起人不会有太大影响。提升盈利要求的同时,也有不同标准,企业还是有选择的。
……
对于这场推介会,参会企业对自己行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纷纷表示“不虚此行”。范祎沁说,和国内不同,香港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是律所起草,因此律所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非常重视。山西作为能源基地,作为转型发展的示范区,新材料、新产业、新能源发展迅速,资本市场前景看好。另外,这场会议的参会企业都是银行已经筛选过的优质企业,对接起来很放心,也省略了自己寻找企业的繁琐过程,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会议组织者建行山西省分行投资银行业务部负责人刘振兴非常认同范祎沁的观点。他表示,建银国际在香港资本市场属于头部阵营,帮助不少山西企业境外发债,晋商银行H股上市就是建银国际的手笔。同为建行的分支机构,在为客户服务上,大家是共同努力的。今天的对接会后,他们会继续跟进,为企业做好服务,为中部地区的崛起贡献金融力量。
本报首席记者崔晓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