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特别报道

颁奖盛典·新闻会客厅

转型发展蹚新路典范评选活动获奖者说(七)

创新驱动新锐企业奖

  • 山西经济日报社副社长(主持工作)吴登明为获奖企业代表王正通颁奖

  • 公司董事长王正通接受专访

  • 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雷俊福为获奖企业代表李群颁奖

  • 公司山西省办总经理李群接受专访

  • 山西经济日报社副社长(主持工作)吴登明为获奖企业代表李晓峰颁奖

  • 集团董事长李晓峰接受专访

  •   

    阅读提示
      近日,在第34届(2020)山西十大经济新闻暨转型发展蹚新路典范评选活动颁奖仪式上,30位获奖企业代表及20位获奖人物做客我报新闻会客厅,接受记者专访并发表获奖感言。
      本报开设专栏《新闻会客厅——转型发展蹚新路典范评选活动获奖者说》,陆续刊发。今天,和大家见面的是获得“创新驱动新锐企业”奖项的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正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办总经理李群、山西恒宗黄芪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李晓峰。
      同时,本报新媒体平台将采用视频形式对获奖者接受采访的全过程予以全域推送,广大读者可以扫描左方的二维码观看详情。

    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在能源创新路上阔步前行

      我们公司能获得“创新驱动新锐企业”这个奖项,是对我们最大的激励!
      公司总部坐落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全省各地都有分、子公司。在长治高新区,公司将区块链技术融合到传统贸易中;在运城市盐湖区,“两镇四村”落地试点,经过一个采暖季线上线下运营,逐步形成了“互联网+”清洁供暖运营商新模式;与平安银行合作,在阳泉郊区,建设省内首个基于IPV6的工业全域数据驾驶舱。
      同时,公司与太原龙投集团旗下充电场站合作,建立新能源汽车消纳、新能源弃风、弃光电力响应机制,从源端到用端,实现一站式绿电交易,确保山西低价格新能源弃风、弃光电力红利传导至广大新能源车主;创新开展能源互联网项目,深度聚焦“六新”,全力推进新业态,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创新动力源泉,在实践中做智慧型产业经济深度研究。
      公司一直致力于能源创新,从2015年国家开始实行电力体制改革,2017年山西作为国家第一批电改试点以后,我们从山西起步,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园区试点公司、第一个增量配网公司,也承接了全省第一个综合能源试点、第一个智慧能源试点项目。多年来,公司勇立潮头,在能源创新路上阔步前行。
      2020年底,我们参与了山西省第一个“新能源+电动汽车”智慧能源协同互动试点,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消纳、新能源弃风、弃光电力响应机制。具体来说,就是针对太原市7800辆出租车,我们把信息发给出租车司机,他们会在弃风、弃光时间点,一般是中午12点到下午4点,收到信息后到指定的龙头公司的充电桩充电,这样就完全完成数字化、信息流和能源流的融合。
      未来,公司会继续深化在数字能源方面的创新。针对每个行业,我们会定制能源需求。针对交通行业,打造山西绿色运输新模式,真正让“绿车”用绿电;针对建筑行业,公共能源设施包括地铁、路灯等都要用绿电。
      山西电力交易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虚拟电厂的交易只有山西是靠现货市场化交易来完成的,我们已经把这种模式输出到上海、成都。希望借助这一优势,我们不仅可以在山西继续稳步推进,还能把山西数字能源建设的经验介绍到全国。 (刘慧芳整理)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让人工智能赋能美好生活

      非常荣幸公司被评选为“创新驱动新锐企业”,感谢山西经济日报社搭建这个平台!感谢活动组委会对我们的认可!
      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成立伊始,公司就专注于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经过多年的努力,多项技术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比如语音合成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在人工智能方面,阅读理解能力基本可以达到正常6岁儿童的水平。
      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2000余名。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1.5亿元。结合山西产业特色,未来公司计划在山西持续扩大规模,加大对各个领域的投入。
      公司的发展理念是顶天、立地。“顶天”是指我们要做技术的顶尖,“立地”是指我们要把我们的技术应用到方方面面、各个领域。目前,我们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
      在医疗领域,我们的人工智能在2017年医学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考了456分,在100名医生中排名第五,这在全球还是首例人工智能参加医学考试的案例。在山西,已经有5个县(市、区)开始应用我们的医疗人工智能服务助理,帮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在教育领域,我们在逐步实现人工智能自动阅卷的核心技术,将手写体识别成电子数据。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可以实现98%的准确率,辅助提升老师教学质量,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融合发展;
      在工业领域,利用声音识别技术判断区分煤炭和煤矸石。这个技术可以真正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提升生产效率。当前国际大环境下,美国对中国采取技术封锁,从各个方面对中国技术企业“卡脖子”。公司为了突破国际大环境带来的技术壁垒,必须更加坚定自主研发的信心,不断革新核心技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
      同时,公司将继续秉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加强与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在人工智能技术、教育信息化、智慧医疗等方面开展合作。公司希望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生活,这是发展宗旨,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我们在山西长期发展的信心不会变,将结合山西产业结构特点,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扩大在多个领域的科研投入,扎根山西,服务山西,为山西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康炜整理)

    山西恒宗黄芪生物科技集团:全力做好恒山黄芪这篇大文章

      很高兴,公司获得“创新驱动新锐企业”称号,我本人获得“转型发展标杆人物”称号,这双重荣誉让我倍感荣幸!
      2016年,由大同市政府牵头,邀请多位在京的大同籍企业家,成立了北京大同企业商会,主要做三项工作:招商引资、对接资源、精准扶贫。
      随着山西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商界精英来山西发展,而我作为出身山西的企业家,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家乡贡献力量。于是,恒宗黄芪在2019年“回到”大同。
      山西地大物博,五岳之一恒山坐落于大同市浑源县,得益于恒山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其中恒山黄芪是浑源县特产,又称“正北芪”,早在清朝年间就进贡朝廷,是中国品质最好的黄芪产地,也是我国外贸出口的名贵药材。
      恒山黄芪生长在海拔1200米—1800米的背阴山坡上,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恒山黄芪的独特性,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特殊成分含量远远大于其他产地的黄芪,是药用价值非常高的中药材,得以被老百姓称赞为“十药八芪”。恒宗黄芪以恒山黄芪为核心,研究、探索围绕恒山黄芪的全产业链深加工模式,布局药品、食品、保健品等产业板块。
      目前,公司以科研、生产、销售为抓手,依托恒山黄芪研究院和中国药文化研究会黄芪分会,广泛联络国内外最顶尖的机构和专家力量,已经完成150余项专利配方储备,上市产品达40多种;在大同市云冈区自有42亩黄芪产业园区,搭建恒山黄芪种子基地和种子基因库,生产流水线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销售方面,线上线下同步拓展延伸,线下在大同平城区建设了6.2万平方米的中国北方药材批发市场,线上打造了一个综合资源电商平台,以自有资源激活外部资源。
      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发挥现有优势,主要做三项工作:第一,继续发展线上电商平台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线下的目标是将北方药材市场打造成退税、免税的窗口;第二,助力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包括文旅产业、康养产业在内的智慧农业生态;第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结合传统中医药研发计划,开展“爱眼护眼工程”“消灭宫颈癌”等项目。
      今天获得的荣誉,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精彩还在后面,未来值得期待! (康炜整理)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7-12期

    • 第2021-07-11期

    • 第2021-07-10期

    • 第2021-07-09期

    • 第2021-07-08期

    • 第2021-07-07期

    • 第2021-07-06期

    • 第2021-07-05期

    • 第2021-07-04期

    • 第2021-07-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