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透露:我省将全面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和校外培训机构,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持续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启动实施放心午餐工程,满足学生多种需求,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这是山西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逐步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政策导向,旨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我省的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
教育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人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阶梯。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就将教育列为自己的头等大事。他们不仅向来对教育的质量要求高,而且对教育的公平程度要求更高,“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是每个家长的共同心愿。于是,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进城里的学校、重点学校,让孩子进校外培训机构等,只希望孩子能有个好成绩,最终能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个好未来。只是,在此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负担不断加重,与国家的减负相悖,大量的刷题还造成了部分高分低能者,却又让部分寒门学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同时,又与心仪的高等学府无缘。如今,这并不只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为解决这一问题,从2013年至今,国家层面年年强调关于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山西也同样如此,并为此而积极努力,但与百姓的满意标准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
此次的教育改革,涉及的内容与群众切身利益联系最紧密,事关民生福祉。一方面,可以缓解家长择校焦虑,给了所有的孩子不论贫富、贵贱、智愚等,都可以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每个孩子不仅是“有学上”,而且是“上好学”,并因努力而让人生出彩;另一方面,让孩子们从大量的课外题海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为他们减负,解除创新思维的约束,让其有时间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选择自己的未来。另外,课后服务制度还有效解决了孩子们“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问题,让孩子可以在校更好地完成作业,有利于他们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也让家长们从天天围绕着孩子转中解脱出来。
可见,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民忧。
我们也相信,此后,山西会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让更多百姓享受改革红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会不断提升。
贠娟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