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8月14日电(记者陈爱平)5G网络等新基建正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引入“5G+无人机”技术,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变得更加高效。
曾被誉为“远东第一楼”的上海地标和平饭店日前接受了一次高科技“体检”。工作人员操纵无人机围绕这座于1929年建成、楼高近80米的历史建筑上下飞行,无人机上安装的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经由5G网络快速回传至后台。
从检测人员终端屏幕上看,大楼的红外图像有深有浅,这是由于大楼的对应部位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不同,红外图像显色也不同。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三部负责人卢军介绍,经过进一步分析,就可以判断大楼墙体是否存在空鼓、渗水等“内伤”,高清图像和视频则让外墙裂缝等“外伤”无所遁形。
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已经累计建成5G室外基站超过4.2万个,5G室内小站约7.5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