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注意力一定要集中,给陶瓷施釉是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难和最重要的一道工序,特别是画花瓣的时候,要从花心开始,如果画错了烧出来的产品就会全部报废……”
8月3日,记者跟随“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采访团走进忻州市忻府区高陶瓷业有限公司。在该公司的陶瓷生产工作间内,省十三届人大代表范银莲正在手把手教工友如何给瓷碗上釉。
从农民到工人,再到省人大代表、全国劳模,范银莲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经历。
“高陶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1977年,范银莲出生在忻州市忻府区三交乡一户贫困家庭,良好的家教与纯朴的民风使她养成了勤劳朴实的性格。
1993年范银莲嫁到了忻府区西曲村一户普通农家。
2008年,范银莲成为高陶瓷业公司的一名工人。这份工作对于当时的范银莲来说,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
“我是个农村人,对这份工作很珍惜,因为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高陶就是我的第二个家。”范银莲告诉记者。开始她被分配到装窑这一工种,在岗位上,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干就是两年,期间还得了不少奖项。后因工作需要,2011年,她被安排到施釉工段,这是整个陶瓷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这道工序技术含量高,主要是对产品进行装饰,就是这样一个最为重要的岗位,范银莲一干就是13年之久。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技术过硬是最为重要的。”采访中,她时常提及这样一句话。也因为对工作的热爱,范银莲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操作能手、班组长。她利用工作之余自学施釉工段所有操作技能,渐渐地对18道工序的作业方式了如指掌,成为公司为数不多的全能型操作能手。在2012年忻府区劳动竞赛委员会举办的技能大赛中,她获得了“操作能手”称号。
作为一名班组长,她不仅起到了带头作用,而且在工作中针对员工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在她的带领下,班组工友都热情高涨,由于她领导有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连续六年产量、消耗、安全三项指标名列前茅。范银莲就是这样,踏踏实实工作,耐心细致指导,也因此得到了大家的称道,整个施工釉组工友都亲切地称她为“知心大姐”。
“省人大代表的身份,让我肩负了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由于工作突出,2016年,她先后当选山西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山西省总工会十三届代表,2017年当选忻州市总工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02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省人大代表的身份,让我拓宽了视野,也让我肩负了更大的责任和使命。”范银莲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却是一件有意义、有责任感的事情。”
范银莲深知,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要克服困难将履行代表的责任放在首位。只有不断地学习与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当选省人大代表以来,她认真地学习了《宪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参加了《物权法》《监督工作条例》等知识讲座。她还常常走向街头,听村民的街谈巷议,走进当地文化大院与大家交流互动。她觉得,多了解民生,多探讨文化,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民。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范银莲可谓是实至名归,她说:“这个荣誉不仅仅代表我个人,也代表山西高陶瓷业有限公司全体员工,更代表了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更加努力,把学到的技能传承下去,把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还要广泛地体察民情民意,为民办事。”
用实际行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范银莲深知,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民解忧、为民办事。针对高陶瓷业有限公司有70%女员工这一特点,她积极了解员工的诉求,积极为女工争取劳动保障,督促企业建立了“妈咪小屋”,让工友们感受到来自企业的温暖关怀。
范银莲用实际行动为女职工及村民们办实事、办好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好评。现在,大家只要有事情,都会主动来找范银莲帮忙解决。
“通过学习法律法规,我感觉为民发声的底气更足了。”她积极地为广大职工争取各项劳保福利待遇。此外,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范银莲把“情绪化”管理引入班组管理活动中。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是远远不够的。今后,我会进一步发挥带头表率作用,诠释一位人大代表的职责与使命。”范银莲说。
本报记者贠娟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