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财经新闻

引才育才并举,用才留才并重,刚刚出台的《山西省“十四五”人力资源开发、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意味着——

我省着力搭建人才成长新平台

  “省委、省政府立足我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战略目标,着眼产业布局结构对人才的广泛需求,打破常规、务实创新,提出统筹推进资质教育和学历教育两大领域,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推动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明确要求,为《山西省“十四五”人力资源开发、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提供了指引、奠定了基础。”8月26日上午,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上,省人社厅副厅长吴海亮在解读《规划》起草背景时表示。
  据介绍,《规划》以“锚定一个目标,坚持两项改革、聚焦五个领域、实施三大举措”为主线。即锚定“为山西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一根本目标。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聚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富民战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五大领域。通过“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三项举措,明确“十四五”时期我省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构建有山西地域特色、支撑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优化布局结构、加强内涵建设,构建起具有山西地域特色、能够支撑起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要完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体系。”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金碧表示,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北大学率先发展,争先进位,提升综合实力,打造高等教育发展的“旗舰店”“领头雁”。支持其他博士授权高校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特色发展,进入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推动其他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面向区域和行业发展需要,培养“留得下、用得上”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目前“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我省将立足我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新要求,坚持总量调节和结构优化并重,围绕“六新”突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类型和学科专业结构。
  我省将深入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两个“双万计划”以及六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全面营造“质量文化”,让管理严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质量高起来。

培养和引进一大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到2025年,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将达到230万人左右,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提高到10:40:50,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大幅增长,培养和引进一大批引领和支撑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孙四军表示。
  为达到这个目标,我省实施“三晋英才”支持计划,突出高精尖缺,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大力培养和引进能够引领我省产业发展、带动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的领军拔尖人才。
  将选择500项左右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和服务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支持海外留学人员通过兼职、合作研究、讲学、考察咨询、中介服务等各种形式来晋创新创业。同时,加大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力度,扩大设站数量和招收规模,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力争到2025年,全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达到100个,吸引50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来我省入站工作。
  我省围绕构建先进制造业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域协同城镇化发展新格局、构筑黄河和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大规模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每年举办35期左右省级高级研修班,重点培养培训2500名左右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盘活职业教育资源,调整优化高职院校布局结构

  “今年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我省将深入贯彻全国职教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加强顶层设计,做实布局谋篇,盘活职业教育资源,调整优化高职院校布局结构,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韩瑞勇说。
  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方面,我省要稳定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积极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打通从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到专业硕士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统筹发展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实施省级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遴选建设60所左右省级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提升办学实力,做强中等职业教育第一方阵。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韩瑞勇表示要以此来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
  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我省将实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10所左右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大力支持列入国家“双高计划”的4所高职院校,推动其增值赋能,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施品牌专业建设计划,打造200个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实施精品课程建设计划、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遴选认定200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着力培养一大批弘扬三晋文化、传承技艺技能的三晋工匠后备人才。

本报记者王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8-26期

  • 第2021-08-25期

  • 第2021-08-24期

  • 第2021-08-23期

  • 第2021-08-22期

  • 第2021-08-21期

  • 第2021-08-20期

  • 第2021-08-19期

  • 第2021-08-18期

  • 第2021-08-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