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厦门之行,旅途中的人文、山水在头脑中形成的景象,总是那么依稀、模糊。唯独鼓浪屿那迷人的夜晚,在我脑际里萦绕,挥之不去。
那天踏上鼓浪屿已是下午时分。弹丸之地的小岛上荟萃了上千座风格各异、中西合璧的中外建筑。19世纪欧陆风格的西方领事馆,闽南风情的院落平房,人称“小白宫”的八卦楼,将大海藏于自家园林的菽庄花园……鼓浪屿是一部说不完道不尽的建筑百科全书。1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
遗憾的是,旅游业的过度开发让很多来这里追梦的人心情沉重,景点四周都是游客,导游讲解的声音此起彼伏,身边人流不断,处处摩肩接踵,耳边人声喧杂。好在临近傍晚,匆匆而来的游客,在这个小岛上消磨掉了一个下午的时光后,带着对鼓浪屿的美好记忆匆忙地离开了,小岛又复归宁静。
天际拉下黑色帷幕的时候,岛上大大小小的景观灯全都亮了起来。我们从轮渡码头沿着漳州路、观海路没有目的地闲逛、游览。沿路风景优美,海岸沙滩,天然礁石,古典园林,故宅民居,绿树浓荫,在柔和的灯光烘托下,呈现出与白天完全不同的景象。夜色下的小岛风光旖旎,柔情似水。我们一路上走走看看,看看走走,累了就在路边找一地方坐下,任凭海风拂面,听海浪拍岸,远眺厦门演武大桥流光溢彩的夜景。稍停片刻,再往前走,步入皓月园,在郑成功的巨型雕塑下绕着行走,遥想当年南明旧将郑都督率师与荷兰殖民者战斗,收复台湾的壮烈场面。
鼓浪屿的路,没有东西南北之分,大都逶迤曲折,绕山盘旋,通向大大小小的老宅。踏着夜色,慢慢在古宅幽巷中穿行,细细品味它的秀丽、清幽以及浓郁的文化风情,实在让人心情怡悦。或许,一个不留神,百年间的历史陈迹就可能被你轻轻地踩过了。抬头环顾四周,柔和的灯光照在巷边的古树上,一阵海风吹来,枝叶沙沙作响,斜映在陈旧斑驳古墙上的光影,也随风飘动起来,让人不免浮想联翩。
岛上的老宅大多已人去楼空,不管是大门紧闭还是杂草丛生,总会让人怀念它曾经的辉煌。经过雪白的天主教堂、杏红的日本领事馆、青灰的法国领事馆,以及造型别致的钢琴博物馆时,我们觉得或多或少有点游历异乡的感觉。路过中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之一的林巧稚故居时,僻静一隅刻着她生前的一句话:我一闲下来就会感到寂寞、孤单,生命就会完结。
虽然鼓浪屿的最高点日光岩晚上不对外开放,但爬上半山腰的入口处往下看,灯光柔柔照亮整个小岛,不耀眼却很妩媚,给人一种很浪漫的感觉。岛上的建筑是古旧了一点,但一条条弯弯曲曲的街巷,一栋栋古朴、雅致的小楼,一排排素雅、整齐的平房,掩映在绿树林荫中,趁着灯光,不知哪家老宅中传出似有若无的琴声,抑或街头巷尾那流浪艺人用萨斯风吹奏的音乐,飘荡在空气中,如同桂花的香气一样,不用刻意去寻找,它自然会来唤醒你的耳朵,让你沉醉。
这就是鼓浪屿的迷人夜晚。
吴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