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2021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2021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世界共识 中国智慧 山西实践

——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部分嘉宾发言摘要

  • 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现场,与会嘉宾务实交流、真诚谏言。本报记者王蕾摄

  •   

    加快能源低碳发展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 赵英民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仍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环境、保障能源安全等多重任务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时间更短、难度更大、挑战更多,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未来,围绕能源低碳发展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我们将着力推动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环境质量根本改善一箭双雕。要统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减污”目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科学谋划全国的减污降碳路径,加快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顶层设计和政策措施,强化区域协同、任务协同、机制协同,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工作格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工作格局。
      二是坚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绿色化。要深入贯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特别是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上马,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能源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
      三是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实践。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和导向,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加快智能电网、储能等前沿、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夯实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人才和技术基础,完善金融、财税等政策激励,推进能源、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发展,推进节能低碳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
      四是提升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加速中国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当中。
      五是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持续为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面向2035年的能源发展战略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克昌

      我国能源发展成绩显著,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清洁低碳转型步伐更快,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国产化水平显著提升,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同时自我保障能力逐步提升。
      但新形势下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需要把握三个重大问题:一是推进能源革命和能源体系建设,力争“双碳”战略目标如期实现;二是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多元发展能源供给,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能源低碳转型;三是坚持“共区三原则”,增强系统观念,维护中国的合理发展权。
      对我国能源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如下:
      煤炭具有兜底保障作用,应持续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油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但对外依存度高应当引起重视。可再生能源逐步成为我国电力增量主体,应因地制宜、多元发展。核电发展应立足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氢能是重要的二次能源,要以发展绿氢为方向,加强应用场景和高效低成本技术融合创新。储能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应加快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初步多情景分析研判,我国一次能源需求总量将在2035年前达峰,非化石能源占比快速上升,碳排放总量达峰时间和峰值的关键在于工业与发电部门。
      因此,面向2035年的能源发展战略思路是:坚持节能提效优先,坚持降低碳强度,坚持化石能源控增量、优存量;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强化低碳技术创新;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战略举措是:强化战略引领,全面推进能源转型发展;树立低碳化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低碳清洁能源;科学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持续推进煤炭产业清洁、安全、绿色、高效发展;坚持开发和合作并举,稳步提升油气安全保供能力;提升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安全稳妥推进核电基地建设;围绕氢能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稳步推进绿色氢能产业发展;加快源网荷储融合发展,推进先进储能技术产业化。

    优化能源结构 加快清洁能源发展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 向海平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问题,而能源的低碳转型发展是其中的关键要素。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将清洁低碳作为能源发展的主导方向,推动能源绿色生产和消费,优化能源生产布局和消费结构,加快提高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水平,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就,能源供需总体保持平衡。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表明了中国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彰显了中国主动履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我国距离碳达峰还有不到10年的时间,“十四五”是关键期、窗口期。一要大力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煤炭减量步伐,严控煤电项目,确保“十四五”时期化石能源消费年均增速较“十三五”进一步降低,实现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3.5%的目标;二要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风电、光伏发电在“十四五”时期要成为清洁能源增长的主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妥善安置移民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发展水电,安全高效发展储能技术;三要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抽水蓄能电站规划建设,优化全国电网格局,加强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推动风光火互补、风光水互济等多能互补。
      山西是煤炭大省,能源输出曾“点亮全国一半的灯”。如今,作为全国首个全省域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山西从“煤老大”到能源革命“排头兵”,智能化煤矿改造成效显著,风电、光伏装机分别位居全国第四、第七位,电力市场化电量放开比例位居全国前列。希望山西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为全国能源革命开路领跑,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山西力量。

    实现“双碳”目标 绿色甲醇大有作为
    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

      碳中和既是重大挑战,更是重要发展机遇。交通是重要的能源消费领域,上下游产业链长、对人民生活影响大,必须加快碳中和步伐。
      从国家能源安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能源转化效率等多维度综合评价,任何一种单独的能源都不是最有效的碳中和解决方案,必须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综合利用,才能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碳中和目标。甲醇是清洁的含氧液体燃料,储运用便捷,资源丰富,用途广泛,是全球公认的碳中和必由之路。
      山西是全国甲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拥有先进的绿色甲醇制取技术,比如超过千万吨级焦炉煤气制甲醇资源,几千万吨生物质制绿色甲醇的资源和先进技术等。山西还是我国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技术应用的发源地,有近40年推广实践经验,已经形成从甲醇燃料生产供应到甲醇汽车生产、应用的绿色全产业链体系,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山西焦化总产能约1.4亿吨,可以制取绿色甲醇约1400万吨,消纳二氧化碳超1200万吨。
      把甲醇作为绿色能源的存储载体,既可以把废气电变成甲醇,也可以把废弃的二氧化碳变成甲醇,还可以把垃圾、秸秆等生物质变成甲醇。从分子结构上看,甲醇就是氢气,但氢气很难存储。因此,甲醇可以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中间体,灵活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相信绿色甲醇的发展和应用一定能为山西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做出积极贡献。吉利集团也将基于已经建立的甲醇汽车生产基地,继续扎根山西,为山西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坚定不移走可再生能源与能量效能之路
    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 艾哈桑·布哈利法

      阿尔及利亚于1992年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2005年签署京都议定书,于2016年签署了巴黎气候协定。此外,还制定了国家气候计划,核心任务是在全国大范围应用可再生能源,并制定了需要在2030年前完成的目标:凭借自己的能力与财力,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7%;在获得国际经济与技术援助的情况下,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22%;将电力能源消耗降低9%;在发电领域中,将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提升27%。
      阿尔及利亚坚定不移地坚持走可再生能源与能量效能之路,于2020年施行能源变革战略。该战略围绕几大方向展开:保护矿物资源及矿物资源开发;逐步改变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控制架设可再生能源装置成本。阿尔及利亚目前的可再生能源计划是:依靠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光伏能源、风能、热能与生物量,力争做到2024年前,可再生能源生产能力达到4000兆瓦,2035年前,可再生能源生产能力达到15000兆瓦。
      该可再生能源计划面向国内外国营与私营行业投资者,为阿尔及利亚的可持续有效投资提供了实质性机会。受此前的51/49准则所限,外国投资只能在阿尔及利亚公司中占股49%。该准则获得了彻底修订。目前,该准则仅涉及战略领域。此次修订为外国资本在阿尔及利亚不同经济领域进行投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便利条件,其中包括了大有希望的庞大可再生能源领域。

    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
    特斯拉公司全球副总裁 陶琳

      中国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领军者,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立了“双碳”工作领导小组,拥有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市场和智能交通技术实力。然而,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仍在不断上升,汽车碳减排仍任重道远。
      作为汽车制造厂商,特斯拉坚守的使命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截至2020年末,特斯拉车辆节省汽油56.37亿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96万吨,相当于一个能源大国2018年交通运输排放总量的90%。2020年特斯拉平均碳排放仅为燃油车一半不到,使用太阳能充电更会降低到10%。其主要原因是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零部件国产率已达86%,制造过程废弃物回收率高达96%。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具备可持续和高效等特点,比如:每生产一辆汽车所消耗的水量比大多数成熟汽车生产商要少。在产能设备、储能设备、出行方式等方面都提供低碳、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积极探索更多能源利用方式,在拉萨、上海两地先后落成特斯拉光储充一体化超级充电站。在这里,4680电芯制造过程可节约70%能耗,电池组将回收利用,全新电池由可回收金属制成。电池材料循环利用成本远低于额外制造材料的购买成本。
      下一步,特斯拉还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助力山西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将在9月底实现全省地级市超充贯通。

    全力推动建立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 辛保安

      “双碳”背景下的能源转型,将带来能源体系的系统性、根本性的变革。一是能源结构布局将发生深刻的调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逐渐替代化石能源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二是能源利用的方式多元化,电动汽车、数据中心等新型方式大量涌现,电、气、冷、热、氢等多能互补灵活转换,以电为中心的终端能源成为主流;三是能源科技创新加速发展,围绕新能源的开发、多能转化、先进储能等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四是能源产业生态加速跨越升级。
      电力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开发利用新能源资源发电是主要方式,替代终端化石能源消费,电力是主要选择。应当加大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优化电力市场体系,推动碳市场和电力市场协同发展,有效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国家电网公司全力推动建立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有效、开放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一是创新电网发展方式,未来五年计划投入电网建设改造资金2.4万亿元;二是提升系统的装机能力,新能源发展需要灵活调节能力;三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未来10年计划投入研发经费3000亿元,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计划,攻克各种卡脖子和无人区的难题;四是满足多元化用能的需要,同时将聚焦工业、公民生活的领域,深入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积极开展包括能效服务在内的综合能源服务,促进全社会节能降耗低碳发展。

    本报记者张剑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9-03期

    • 第2021-09-02期

    • 第2021-09-01期

    • 第2021-08-31期

    • 第2021-08-30期

    • 第2021-08-29期

    • 第2021-08-28期

    • 第2021-08-27期

    • 第2021-08-26期

    • 第2021-08-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