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A股“金九银十”行情有望延续

  在许多股评家一片叫空声中,A股在并不被看好的9月走出了出人意料的上涨行情,沪指10个交易日最高上涨了200点,大有欲一骑绝尘之势。就在散户们生怕踏空而狂奔入场之际,上周市场指数又快速调整,把散户们惊出一身冷汗。也许,股市的魔力与魅力正在于此,让人捉摸不定、心惊胆战,又不忍离去。
  上周五指数收红是下跌中继,还是会确立低点止跌上扬?记者就此走访了省城各大证券公司分析师及投资顾问。他们认为,目前A股整体估值依旧处于低位。基本面支撑较强,指数长期震荡向上走势有望延续。

周期板块结束强势
市场风格或将切换

  山西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麻文宇告诉记者,8月经济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大幅下降,经济整体处于触底状态。9月份属于消费旺季,预计9月消费数据将有微弱反弹,若疫情不再反弹,今年第四季度总需求或将有一定的释放。
  上周,周期板块受到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结束了此前的强势,预计未来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回落。9月以来,原材料板块资金分歧较大,风险同时增加,未来市场或有风格切换。中期来看,随着消费数据触底后,参考上一轮疫情后经济反弹,前期压制的需求释放,消费板块将迎来估值和盈利预期修复行情。
  中长期来看,麻文宇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三个方向。消费板块:休闲服务、医药;长期优质赛道:碳中和、科技类、新基建;稳健底仓品种:大金融。

注意市场资金流向
关注质优滞涨标的

  “上周五,沪深两市全天震荡,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走势明显强于中证500。”联储证券山西分公司首席投资顾问药利民分析,最近一直持续低迷的消费、医药、酿酒等品种在底部筑底反弹,企稳迹象明显。相反,之前一直较为活跃的煤炭、钢铁、有色等周期股大跌拖累指数。创业板指、深成指快速反弹,走势强于沪指,沪强深弱格局有所改变。
  药利民告诉记者,自7月21日开始,两市成交量已经连续43个交易日保持万亿元以上规模,市场出现了投资过热言论,纷纷与2015年股灾前行情相比较。但他认为,此时量能属于正常态势,没必要杞人忧天。因为目前A股市场不断扩容,吞吐量早已非当日可比。其次,公募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场外资金不断流入,量化私募规模大增,多重因素刺激量能放大非常正常。相反,若量能持续萎缩才是应该担心的,说明资金根本没有入市之意。
  药利民认为,目前A股整体系统性风险不大,不论从政策还是资金上看,都具有良好的基础,螺旋式上涨将是市场的主基调。作为资金推动型市场,要注意资金流向,对于涨幅过高的品种要及时减仓,积极关注质优滞涨标的。

高位回调再度蓄力
低位发散孕育生机

  海通证券山西分公司投资顾问刘彦呈认为,中秋节前最后一个交易周,沪指高位回落,节前效应明显,前期调整充分的创业板指回调后反弹力度较大。化工、石油开采、新能源发电延续强势表现,但板块内部高低切换迹象明显。市场回调主要是因为前期涨幅过大的新能源板块高位股集体调整所致,锂电、汽车整车概念回调幅度超6%,低位消费大白马开启底部抬升走势。
  刘彦呈告诉记者,目前各大指数均处于良性回调阶段,投资者不必过于悲观。近期市场资金调仓动作较大,导致短期波动加剧,但市场整体方向依然是向上的。资源周期股出现高位盘整,接下来这段时间,风格将进入分散化阶段,结构性行情中关注独立个股的机会。

上证50不宜抄底
权益投资前景广阔

  结合近期A股各板块股价的震荡和波动,省城某私募基金经理赵晶对未来中短期行情及走势作了如下总结和预测。
  近期某著名大型房企的债务问题,大概率会得到一个稳妥的处理,并不会引起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部分外资担心政策预期可能再有变化,造成局部市场资产价格有较大波动。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国内银行间利率水平,以此判断金融机构流动性是否稳定。
  赵晶建议,做投资或者交易时,一定要把控住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革命,以及衍生出来的各种与之相关的行业和公司,是权益投资(A股)的主要标的。新能源产业链,一定是未来数年内不断涌现牛股的聚集地。近期周期股的波动极大,与各地“能耗双控”有很大关系。所以中短期交易周期股,一定要关心其行业产量是否受“能耗双控”影响,其下游的景气度是否依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本报记者张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9-19期

  • 第2021-09-18期

  • 第2021-09-17期

  • 第2021-09-16期

  • 第2021-09-15期

  • 第2021-09-14期

  • 第2021-09-13期

  • 第2021-09-12期

  • 第2021-09-11期

  • 第2021-09-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