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人们日常更习惯于通过网络、移动终端来了解世界、获取信息,网络的便捷性时刻冲击着人们接触和选择传媒的方式。对外宣传时如何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提高信息实效性,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妥善应对网络舆情,这已成为政府部门对外宣传时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
整合宣传可以有效提高新闻宣传效果。在宣传热点问题时,熟练运用官方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同时发布信息,制造强大舆论声势。
信息发布及时是新媒体的一个重要优势。新媒体具备无时间、地域限制,随时随地就可以发布的特点。网络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节点更多、范围更广,应对突发事件,首先要保障好公众的知情权,及时发布真实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有利于防止事态恶化。
新媒体的双向互动功能,有利于营造良性舆论生态,传播网上正能量,主动消除宣传主体与公众的隔阂。公众可以通过互动评论功能,发出更多的声音,用平等的眼光和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官方媒体。
二、使新闻内容更接地气
新媒体是传播的工具,新闻内容才是“主菜”。想做好这道菜,在内容上一定得接地气。日常采编新闻素材时,多深入一线,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好舆论方向,将自身融入新闻事件,及时反映公众心之所系。
第一,新闻内容要真实、深入。就拿新闻摄影来说,它更多地是用一张张图片来传递新闻事实,所以瞬间决定成败。到达新闻现场后,要先了解事件发展流程,找出关键时间点,摆好机位,预估新闻人物动作,关键瞬间按下快门,新闻采访任务即完成。这样的流程千篇一律,自己作为冷静的旁观者,冰冷而客观地记录新闻事件。公众在看到新闻图片时,只能简单地了解新闻事实,难以产生共情。
在讲述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最应该注重的就是真实,只有深入了解新闻事实才能感同身受并准确传达信息。自2021年4月份以来,全国一大批知名餐饮连锁企业相继被曝出食品安全事件,同年8月,胖哥俩肉蟹煲因食品安全事件再次登上热搜,市场监管部门立即对其进行突击检查,笔者在跟拍检查的过程中,时刻站在消费者角度,围绕后厨环境卫生情况、食材是否新鲜干净、工作人员操作流程是否规范等情况进行重点报道。不再只当事件的记录者,而是站在消费者视角,通过一系列图片和文字让大家直观地了解餐桌上的食物到底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制作出来的,是否值得被信任由公众自己判断。因而拍摄新闻事件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扩展深度,选取最佳切入点,讲好新闻故事。
第二,新闻事件要做到突出细节。注重挖掘提炼日常工作典型细节,增强感染力。在新媒体时代,政府部门的宣传报道要提升影响力、增强吸引力,就要挖掘展现那些最能打动人的细节,使政府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可信,才能拉近政府部门和公众的距离。
在日常新闻摄影拍摄过程中,更多地是选择大场景来拍摄。因为大场景一般包含更多的新闻要素,公众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新闻事件的内容、环境、人物等信息。但是大场景也有着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距离感。公众在看到这种照片时,就如同看热闹的群众一样,站在远处围观。而一个好的新闻稿件,是希望通过新闻图片将公众放置到新闻人物所处的事件和环境当中,感同身受。不仅了解到新闻事实,同时在图片的引导下不自觉地产生出笔者在拍摄图片时所期望产生出来的情感。
如何产生出这种情感,那就需要在拍摄之前,对新闻事件产生的背景、人物关系等要素进行梳理和评价。只有笔者自身对新闻事件做出评价,产生情感,使之通过图片影响公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细节。细节本身就是对新闻事件细致入微的观察。一个新闻事件可能有无数个细节,但笔者在对新闻事件有了评价后,自然会选取与评价相近的细节来观察。通过细节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公众,从而产生影响力。
第三,在报道新闻事件时要控制情绪。自身与新闻事件产生共情是合理的,但是通过新闻报道向公众传递的情绪应该是可控的,而不能任意妄为。在自媒体泛滥的时代,情绪并不是稀缺物,报道时一定要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
作为政府部门的“喉舌”,肩负着引导公众向往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重任,传达的情绪应该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建设性的。这就要求采编人员在对新闻事实做出评价时,要有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并不是想当然的,而是独特的、巧妙的。去马克思书房参观学习,是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实践活动。笔者承担报道任务后,在书房里转了又转,来思考如何报道。这种政治性比较强的新闻报道,一般都是照本宣科,难有新意,但是这间马克思书房设计了很多细节,非常巧妙,且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于是,笔者通过镜头去捕捉这些细节,充分体现出古典与现代碰触的火花。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了5G的加持,读者不再担心流量和网速,可以在任意平台打开任何感兴趣的图片或视频。新闻图片、短视频的信息承载量,是吸引公众去点击的关键所在。如何使新闻报道满足公众要求、更接地气,是摆在每一个采编人员面前的现实问题。实际操作起来的条条框框、自身的政治素养、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但作为采编人一定要不忘初心,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升业务能力,完成党赋予的宣传工作使命,继续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作者: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宣传应急中心 聂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