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10月8日,我省在京举办“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传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专场活动,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安丽出席活动并作主旨宣讲,希望吸引更多高校学子学成来晋、创业创新。
为更好地助力我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良好氛围,我报第一时间策划推出《“归巢”学子访谈录》专栏,邀请山西籍“归巢”学子做客我报,谈看法,说感受,分享他们为山西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和智慧的决心信心,敬请读者关注。
刘丹露是大家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2017年7月,本科毕业后,她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环境工程专业。当国内顶尖学府的光芒在身旁环绕,面对繁忙的课业和科研任务,以及令人仰慕的教授与同学,她丝毫不敢懈怠,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三年的燕园苦读,不仅造就了她的独立人格,培养了她的思辨性思维,更让她得到了她一生的财富——博大精深的北大精神:不负青春,不负时代,时刻秉承“兼容并包”的思想和“家国天下”的情怀。
2020年7月,她顺利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选择去哪里工作?对莘莘学子来说,“北上广深”依旧是他们心中的“白月光”。就在身边的小伙伴们探讨何去何从时,她早已将逐梦的“方向盘”转向了三晋大地。
上学期间,她就寻找一切机会了解家乡。2019年暑假,北京大学开展地方党政机关暑期见习活动,面对20余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见习基地,她选择到汾阳市政府办见习。
她说,见习期间,汾阳市发展的活力,以及当地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她,让她看到了山西发展的活力。
2020年年初,共青团太原市委举办“青春兴并 学子归巢”座谈会,刘丹露应邀参加并发言。活动中,太原市相关领导对太原市发展情况的介绍,以及实地参观,让她进一步了解了太原乃至山西这几年在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集聚优势产业集群、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为了吸引学子“回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
刘丹露说:“家乡对‘归巢’学子的支持与欢迎,让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我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就业规划,要回到让我充满归属感的山西,回到哺育我成长的太原,我想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毕业后,通过校招,刘丹露以管培生身份成功入职华润置地(太原)有限公司,从事商业数据分析工作。华润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有着非常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工作一年之后,刘丹露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职级得到了提升。
刘丹露说:“在大家看来,在企业工作也许没有当公务员更稳定,但华润公司先进的管理制度非常有利于青年人成长、成才,我希望在央企这样的大熔炉里,把自己锻造成一块‘真金’。公司各级领导都很年轻,大部分才三十几岁,都是我的榜样。”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谈到所从事的工作,刘丹露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与其他同类型城市相比,家乡的商业地产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希望自己能与太原乃至山西的商业地产一起成长,一起发展!”
谈到未来,刘丹露说:“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一直用我的研究生导师倪晋仁的一句话自勉:‘从容适应漫长’。这六个字代表的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无论对我们个人,还是对家乡这片热土,都应以一种‘从容’的心态踏踏实实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记者在采访中还得知,刘丹露高中就读于山西省实验中学。作为省重点中学,她的同学个顶个优秀,当年大多都上了985大学和21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一多半选择到更好的学校读研。更令人高兴的是,她的许多同学也和她一样,在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发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学成归来的广大学子,将在三晋大地放飞青春理想,在转型发展的壮阔征程中奉献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