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晋中市工信局党组坚持学党史与悟思想融会贯通,办实事与开新局同向发力,深入企业开展大包联大走访活动,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用实际行动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为晋中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积蓄动能。
学史铸魂,筑牢为企服务初心
晋中市工信局坚持从百年党史中坚定为民初心,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全方位推动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和行动指南。
围绕党的各个时期历史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结合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两化”融合、服务企业项目、企业经营发展等主职主业,晋中市工信局紧扣“六个进一步”重点任务,科学制定学习计划,班子成员以上率下带头开展学习研讨;以“九学联动”为载体,以“3+3+4”为重点,班子领导和受邀名师深入联系点广泛开展辅导讲座和专题党课,坚定全系统党员干部服务企业的初心使命。
截至目前,各级领导班子开展专题研讨学习40余次,形成研讨材料40余篇,为更好地推动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积累了智慧,积蓄了力量。
此外,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该局积极开展“学党史、晒承诺、比作为”行动,党委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深入23个基层工作联系点,察民情访民意,共解决难点堵点问题12个,制定措施25条,梳理汇总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15项,切实帮助企业及职工解决了急难愁盼问题。
学史强基,勇担为企解难使命
打包服务解难题、上门扶持助升级……面对当前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挑战,晋中市工信局坚持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从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
和顺县宏田嘉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种植的近3000亩火麻苗遭受虫害,晋中市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市专家深入企业现场指导,减轻了受灾损失,牵线搭桥获得建行90万元“善担贷”,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该局还重点关注企业管理能力现代化的刚性需求,市工信局以智能升级、提升“两化”融合水平为主抓手,帮助企业优化提升管理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家发展能力,该局还推荐27户企业主要负责人分别参加2021年北京大学山西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研修班、2021年清华大学山西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董事长研修班和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山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题培训班。启动2021年晋中市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工作,与相关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充分利用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约3000万元),助力企业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引进高端人才。
此外,以“建平台、搭桥梁、强服务”为原则,该局着手对晋中的工业云平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融合重塑,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建立起集产品推介、法律咨询、信息服务、融资担保、管理咨询、资产评估、人力资源、专家智库、技术共享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综合的平台服务。
学史践行,促进产业支撑提升
晋中市工信局注重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不断夯实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今年以来,该局第一时间出台《2021年服务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晋中市5G+工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一系列文件,为未来工作开展和全市企业升级转型提供政策指引。同时,该局机关各科室均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制定了《转型发展解难题开新局工作清单》,把转型发展和服务企业工作任务具体化、精细化,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出成果见实效。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助力,该局把“小升规”工作作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夯实转型发展基础、增强全市工业经济规模的有力抓手,积极与市级财政部门对接,落实小升规市级资金配套,出台《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目前,已初步确定配套规模18万元/户。
与此同时,该局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作为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市县两级主动上门对确定的重点申报企业进行指导服务,严格对照申报要求逐一核查,对于发现的问题指导企业进行完善,最大程度提高企业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成功率。目前全市已申报66户省级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项目、4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省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7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市一系列政策支持引导下,晋中市以吉利汽车等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崛起,已成为全省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基地。为进一步推动晋中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晋中市工信局突出“一链三线”,在现有优势和基础上,围绕产业链上中下游,招引补链、创新强链、配套延链,用产业链延伸集聚关联企业和项目,推动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协同集聚发展的格局,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真正书写在促进产业支撑全面提升的主战场。
本报记者郝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