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运城消息 近日,山西省国土绿化现场推进会在永济市举行。会议旨在推广学习运城市国土绿化的成功经验,总结分析“十三五”期间全省国土绿化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十四五”和当前国土绿化工作,为发展现代林草、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美丽山西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十三五”以来,山西省累计营造林2300多万亩,义务植树2.5亿株,绿化村庄2500个,22个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255个行政村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到2020年底山西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3.5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73%,美丽山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十四五”时期,我省国土绿化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准确把握拱卫黄河流域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战略定位,聚焦增绿增景增效有机统一的目标,全面推行林长制,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确保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6%、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73.5%,实现基本绿化,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为建设美丽山西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明确,“十四五”时期全省重点要构建“三屏四群五区”国土绿化体系:“三屏”,即黄河和黄河流域生态防护屏障、环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中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四群”,即太原、大同、长治-晋城、临汾四大城市群林草生态体系;“五区”,即黄河流域北部生态修复区、黄河流域中部生态治理区、汾河上游华北水塔生态重建区、太行山北段生态建设区和太行山中段生态恢复区。
围绕这一目标,会议还明确,全省在国土绿化工作方面努力的方向:以科学绿化为指引,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科学规划解决好“在哪造”的问题,优选树种解决好“造什么”的问题,因地制宜解决好“怎么造”的问题,巩固成果解决好“怎么管”的问题;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拓宽林草经营路径。聚焦林草融合高质量发展,抓好森林质量、草原质量和产业质量提升工作;以改革创新为牵引,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林草工作要主动融入山西省转型发展大局,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美丽山西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刘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