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有力抓手。今年以来,全省金融业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对接重点项目信贷需求,助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给予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薄弱环节更多信贷支持,着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
贷款较快增长
流动性合理充裕
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近日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金融统计数据表明,截至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3739.6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量超历年全年贷款增量。
重点领域得到重点支持。全省采矿业、制造业、电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余额合计为17482.4亿元,较年初增加1339.5亿元,同比多增247.5亿元。
“专精特新”企业贷款“量增价降”。全省“专精特新”企业获贷率为78.6%,较全国平均水平高6.7个百分点;贷款余额为51.6亿元,较年初增加5.3亿元,增长11.3%。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29%,较年初下降0.11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增多。全省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5316.4亿元,较年初增加505.8亿元,同比增多202.8亿元。
“金融监管部门通过加强窗口指导,发挥政策工具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创新建立了‘2+1’(‘再贷款+担保’+信贷)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新闻发言人表示。
前三季度,通过有效落实定向降准政策和全面降准政策,释放流动性资金92.4亿元,合理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497.5亿元。
贷款利率下行
信贷结构优化
该发言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全省金融业充分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在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带动贷款利率持续下行,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前三季度,全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5%,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
普惠金融是金融业大力发展的一个方向。前三季度,全省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延期率71.8%,累计对2万余户、395.7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办理延期;地方法人银行信用贷款发放额占比33.4%,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78.1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6万户。
在推进绿色金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方面,9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2470.4亿元,同比增长15.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7个百分点。全省涉农贷款余额10926亿元,较年初增长6%。推广“绿票通”再贴现业务,前三季度累计办理“绿票通”业务10.4亿元。
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
跨境人民币业务简化
今年3月,我省首笔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正式落地,9月,又有2家银行和5家企业加入试点,业务范围也扩充到服务贸易。试点企业正常贸易外汇收支业务、特殊退汇业务和进口付汇报关单核验更加简化,办事速度更加快捷。截至9月末,全省银行共办理便利化业务471笔、17.54亿美元。
“通过积极宣传、解读、落实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和使用占比稳步提升。”该新闻发言人说。
前三季度,全省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481.9亿元,同比增长3.5倍,占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17.5%,占比较上年末提高了12.2个百分点。从全国范围看,三季度我省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收付额同比增速位列第一。
金融业服务贸易税务备案手续持续改进,现在企业只需一次备案,银行网点就可多次付汇;同时,扩大了免于税务备案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宽税务备案网上办理渠道。截至9月末,全省网上办理服务贸易付汇税务备案106笔、1.69亿美元。
本报记者马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