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来的挺早啊,今天想看什么书?”
“孩子早就被我们接过来了,还写了会儿作业呢。”
11月10日,在大同市云冈区清泉街道福泰里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学雷锋”志愿者们迎来送往,微笑着为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居民提供服务与帮助。
“我们这个实践站已经投入使用小半年了,现在社区里的所有居民都知道,并且很多人经常来这里。”福泰里社区书记王淑静介绍道,“实践站虽然面积不算大,在居民心里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王书记这么说并没有夸大其词,而是实践站建成以来群众的真实心声。
“我和他爸爸每天晚上回家都很晚,以前孩子放学后总是最后一个才被接走,给老师也带来了很多不方便。”刘静两口子在市里上班,每天上下班路上要用一个小时,所以接送孩子上下学曾是一个难题。
但自从社区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了“家长学校”后,社区的志愿者会帮助像刘静这样的“接孩子困难户”先把孩子接到实践站,暂时看管和照顾。
“自从有了这个家长学校以后,我回家开车路上再也不用着急了,孩子也总是和我说很喜欢实践站里的志愿者阿姨,还希望我每天迟来一会儿呢!”刘静开着玩笑说道。
老年人读书看报,小孩子安心地等待父母,时不时还会进行新时代文明宣讲……居民脸上笑容多了,烦心事少了,生活更方便了,实践站建立的目的与初衷也就达到了。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清泉街道以及整个云冈区为进一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动员全民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和小知识等,使文明理念入脑入心,用实际行动推动城市提质,以更高的标准为“创城”增添动力。
“内在”有文明实践站,而“外在”的功夫更要下足。清泉街道发动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在辖区内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通过清理垃圾死角、建筑垃圾、户外野广告、商铺违规广告等助力大同市创建文明城市。街道设立卫生管理责任制度,每个社区负责周边的环境卫生清理,于是每周都至少会有一次“倾巢而出”的大扫除。通过不懈努力,为居民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在清泉街道的大街小巷、公交站、商场超市等地,还能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雷锋入志愿服务队伍”“关爱未成年人”“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性宣传广告;社区门口的“大喇叭”每天都会循环播放“创城”相关知识……
目前清泉街道按照“广泛发动、全民参与”的宣传思路,全街上下多渠道、多方位进行宣传,力争让创建文明城市家喻户晓,引导居民认识到文明城市是一张城市名片,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营造了浓厚的“创城”氛围。
“创”出美好生活,“创”造文明都市。在云冈区多措并举大力创建文明城市的当下,大同越来越多的街道和社区换了样貌,变了形象,老百姓的心里也像这街面一样,愈发舒适与亮堂。
本报记者杨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