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合新闻

熟练工和艺术家

  平定砂器的发展,有一个很好的“老师”:江苏宜兴。
  宜兴以紫砂闻名全国。同时,宜兴与平定还有着不小的渊源。
  1915年,23岁小伙吴云根随紫砂名手杨阿时、江祖臣、李宝珍等来到平定县平民陶器厂任技师,开启了平定与宜兴的官方交往史。吴云根后来位列“紫砂七老”。
  上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宜兴紫砂大师们再次来到平定。因此,通过每一代宜兴紫砂大师的传承讲述,宜兴紫砂人都知道遥远的北方有一个平定县。
  顺理成章,近几年平定县向宜兴市发出热烈邀请,并打出“南宜兴、北平定”的标语时,宜兴人没有诧异,很自然地接受了,并倾力相助。
  在这场“联姻”中,平定看中宜兴的品牌、技艺和市场规模,宜兴则看中平定的资源和历史。相比之下,平定获益更大。
  外有宜兴相助,内有阳泉市、平定县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平定砂器产业发展神速。雄心勃勃的平定县乘势提出了打造“中国砂器之都”的口号。
  此时的平定砂器产业可谓万事俱备。然而,记者却不能忘记参加了第一届“南宜兴·北平定”紫砂产业研讨会的宜兴紫砂大师吴亚平一段“熟练工和艺术家”的话。
  吴亚平讲到了熟练工和艺术家的区别:熟练工只要靠时间的积累就可以成就,而艺术家则要注意提高理论水平。比如做一把紫砂壶,不要看人家在壶上抠一个洞,我也照猫画虎在壶上抠一个洞,要想想为什么这样?
  吴大师的话证明,砂器行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需要很高理论知识、鉴赏能力的文化产业。
  眼下,平定把大力发展砂器产业作为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阳泉市也在进一步推动平定砂器提档升级、创出品牌。在此之际,重温吴大师的善意提醒,也是一剂良药。

郭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1-14期

  • 第2021-11-13期

  • 第2021-11-12期

  • 第2021-11-11期

  • 第2021-11-10期

  • 第2021-11-09期

  • 第2021-11-08期

  • 第2021-11-07期

  • 第2021-11-06期

  • 第2021-11-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