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在阳泰集团竹林山煤业的舞台上,职工们用深情的表演,一下子把大家拉到《平凡的世界》感人的场景。
去年以来,竹林山煤业以“书香企业”创建为抓手,着力打造“书香竹林”,将读书与钻研本职业务相结合,与深化职工素质工程相结合,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企业内呈现出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
别具一格,“舞台剧”读书会演出新花样
11月17日,在竹林山煤业的演播厅内,公司正在开展“‘悦’读分享”活动。不同于以往读书会,这次读书会是通过“舞台剧”表演形式带领观众走入名著的世界。企管大财务区域的职工化身成为“演员”们,把大家拉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深情演绎了孙少安、孙少平等一大批淳朴善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平凡而又曲折的奋斗人生。
短短20分钟的演出,演员们通过表演和互动,将书本内容真正鲜活地展现出来,让台下的职工直观地感受人物的情绪和故事走向,沉浸在路遥名著《平凡的世界》剧情中,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全新的演绎令人耳目一新,演出结束后现场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息。
“‘悦’读分享”是竹林山煤业打造“书香竹林”活动中其中一项有新意、有特色的读书分享活动,自2020年3月份专栏开设以来,公司干部职工踊跃报名,全员参与,根据喜爱的一本书,进行自编自导自演,每周五下午通过话剧形式立体式生动还原书中人物的“经典”瞬间,活灵活现地呈现书中人物形象,不仅推动经典著作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更让全体职工在“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中,汲取到了书中的智慧与精神。截至目前,“‘悦’读分享”已开展了70期,分享了《论语》《吕梁英雄传》《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传》等经典书籍68本,600多名职工登台学习分享,深受大家的喜爱和欢迎。
屋尽其用,既是“充电宝”又是“加油站”
在竹林山煤业的职工书屋内,灯光温暖,简约时尚的桌椅有序排列,职工们正在埋头读书。正是这小小的职工书屋,让职工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心灵有了一个栖息之处。
2011年,竹林山煤业建成了全县首家国家级职工书屋,此后便成为许多矿区职工的“心头爱”。“‘职工书屋’的功能比较多,除了满足职工看书学习需求外,还会举办各种读书会、讨论会,这里成了企业的一个重要文化阵地。”工会主席张家锁介绍说。
据了解,针对一线职工的需求,竹林山煤业每年都会不断配送精品图书,包括中国工人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等多家单位出版发行的近50个学科门类图书,涉及经济、文学、科普等多元文化方面。越来越多的职工把到职工书屋看书学习看作成实现素质提升的“充电宝”和带动岗位技能提升的“加油站”。
“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书屋学习,不仅为岗位技能提升积累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增添了动力。”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白田红说,“书屋里的专业理论书籍,简直就是我的能量库。我们做机电工作的,每天都要和各种各样的机器打交道,工作中遇到了麻烦,我就去职工书屋翻书找解决办法。”
另外,为将书屋功能进一步拓展,公司还广泛开展职工诵读、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知识讲座、技能培训、文艺创作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不断增强职工书屋的吸引力。
今年十月份,矿区新安装了数字阅读一体机,职工们通过扫码就可轻松免费阅读,无论身在哪里,都可以第一时间享受到便捷阅读的乐趣。“这个阅读一体机实在是太方便了,平时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直接阅读。”综采队栗阿波拿着手机感叹地说。
人才辈出,从书香中增长才干
浓郁的“书香竹林”氛围,已逐步成为竹林山煤业职工们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成就了一批书香竹林人。山西省最美读书人刘艺出版了散文集《蚁痕》,她的作品连续两次被晋城市委宣传部评为年度优秀作品奖;宋义兵的诗集《获泽潮》在阳城四家书店同步上架销售……他们笔下的竹林人、竹林事,真实而温暖,深受职工和社会各届人士的喜爱。同时也激励带动了广大职工踊跃投稿的热情,仅2021年度发表原创类稿件近1300篇。
书香伴随着员工们的快速成长,广大职工积极干事创业、争当先进模范的激情更加饱满,各种荣誉接踵而来:综掘队职工卫亮亮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地面机电队李学锋荣获“晋城市五一劳动奖章”,井口工作站被推荐为山西省“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累计培养创新技术人才50多名,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小发明小创造60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6项,218名职工通过公司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获得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证书。
一大批竹林工匠、竹林榜样不断涌现,他们用知识提高竞争力,靠学习改变命运,成为竹林山煤业的示范者、引导者。
“下一步我们将在办公区域、生活场所增设‘图书吧’‘阅读角’等阅读阵地,举办更多、更新颖的阅读体验活动,让书香飘满整个竹林山。”工会主席张家锁说道。
撷一缕书香,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实现自己最大价值。在这个充满书香的浓厚环境中,竹林山煤业正在底蕴厚实、风尚优良、生活丰富、特色鲜明、设施先进、人才辈出的“书香竹林”文化企业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本报记者崔振海 实习记者暴丽鹏 通讯员栗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