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休闲空间

以鼓为媒 以鼓会友

香港新绛鼓手线上切磋技艺

  11月22日,以鼓为媒、以鼓会友,交流切磋鼓乐技艺的活动,经过一段时间联系,香港与新绛县小鼓手分别在“线上”相欢,他们通过线上与晋、港同胞共叙情谊,写下新的诗篇。这次活动在山西新绛县实验小学和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同时进行。
  绛州鼓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上央视春节文艺舞台,七获国家群星大奖,足迹遍及全国,鼓声传及美国、法国、日本等五大洲30多个国家、地区,创造了多项国内外第一,被誉为“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使者。他们的经典曲目有《秦王点兵》《杨门女将》《牛斗虎》《滚核桃》等。这些节目传到香港后,深受香港的欢迎,从2007年开始,与香港方面联系,达成协议。香港的青少年鼓手们都会到新绛县进行鼓乐研习交流,他们通过鼓乐与新绛县结下了不解情缘。
  为不中断两地的文化交流,两地青少年鼓手们在“线上”以手中的鼓槌,精彩演绎了《花敲鼓舞》《姥姥门前唱大戏》《牛斗虎》《黄河鼓韵》《黄河船夫》等曲目。受到双方领导的一致好评。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山西绛州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这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的有10种音乐、舞蹈、戏剧。它们分别是藏戏、福建南音、绛州鼓乐、锦州笙管乐、昆剧、梨园戏、芦笙、古琴、泉州木偶、傩戏。

本报首席记者栗美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2-06期

  • 第2021-12-05期

  • 第2021-12-04期

  • 第2021-12-03期

  • 第2021-12-02期

  • 第2021-12-01期

  • 第2021-11-30期

  • 第2021-11-29期

  • 第2021-11-28期

  • 第2021-11-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