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大同消息 “头戴上翡翠双凤齐,身穿上绫罗锦绣衣,我公爹今日里寿诞期……”近日,一场晋剧传统剧目《打金枝》在浑源县白道村上演,悠扬婉转的唱腔、惟妙惟肖的表演,引来乡亲们的阵阵喝彩。送上这场精彩演出的,正是大同市晋剧院的演员们。
该剧院是大同市最大的专业文艺团体、山西省第二大晋剧艺术表演团体,2010年由原先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市场化运作的文化企业。“刚刚改制转企的时候,我们市场化的经营经验不足,演出收入勉强能维持日常开支,幸亏享受了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才挺了过来。”晋剧院财务负责人纪秀兰回忆道,“后来,国家又出台了利好政策,2018年之前就已完成转企的,从2019年开始还可继续享受五年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我们剧院决定,乘着这股税收优惠的东风,一定要重新把我们的品牌树起来。”
从2019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大同市税务局积极对接大同市晋剧院,为该剧院累计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134万元,实现净利润536万元。资金充沛的晋剧院通过“老戏新唱”“新事新剧”等文化创新,创作了大型反腐剧目《河清海晏》,并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获得优秀奖。同时,从2020年以来,还开展了“免费送戏下乡”活动,为乡村戏迷献上了50场丰富的文化大餐。 (胡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