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繁峙绣娘”:“绣”出增收致富路

  •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繁峙绣娘”的作品格外“吸睛。”本报记者王佳丽摄

  •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   “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12月20日,第三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结束后,来自全省11个市的技术能手,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技”“绝活儿”。在忻州展区,来自繁峙县的“绣娘”,以布为纸、针为笔、线为墨,双手在绣架上上下飞舞,一幅灵动美妙的绣画便映入众人眼帘。
      繁峙县以刺绣为主的民俗艺术源远流长。繁峙刺绣以花色繁多、针法粗犷、色彩艳丽、制作考究而久负盛名,曾在2015年米兰世博会获米兰创新金奖。繁峙晋绣坊为省级非遗、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现已形成“公司+家庭绣坊+培训基地”的生产性传承式的规模型刺绣骨干企业,并带动了忻州市及周边地区文化产业链的延伸。
      繁峙晋绣坊巾帼双创扶贫培训基地是全国妇女手工扶贫培训基地、三晋巾帼巧手脱贫示范基地和忻州市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在发展过程中,晋绣坊以“撸起袖子穿针线,绣花功夫促增收”的理念,使基地成为贫困妇女家门口就近就业增收致富的孵化地,以晋绣坊为龙头打造的“繁峙绣娘”正在成为我省的特色劳务品牌。
      “现在,已有百名优秀学员在经过提升培训后,上岗就业签约为固定绣娘,开启了全新人生。”忻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参加职业培训,不仅是为了领一个‘本本’,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素质。”
      据介绍,截至目前,繁峙县已有2000余名农村妇女通过培训考试合格结业,1723名学员与晋绣坊签约为家庭绣娘,其中贫困妇女学员占到44%,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百名优秀学员在提升培训后上岗就业成为固定绣娘,年人均增收15000余元。与此同时,晋绣坊还通过外延培训,在忻州市建立了忻府区、原平、保德、偏关、岢岚、静乐、河曲7个工作站,辐射带动兄弟县的600余名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王佳丽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2-21期

    • 第2021-12-20期

    • 第2021-12-19期

    • 第2021-12-18期

    • 第2021-12-17期

    • 第2021-12-16期

    • 第2021-12-15期

    • 第2021-12-14期

    • 第2021-12-13期

    • 第2021-12-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