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图表新闻

发挥“135”优势 构建“442”体系 推动“三区一地”建设

灵丘:争先进位开新局 转型发展向未来

  •   

    编者的话
      5月26日,灵丘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县长张磊代表县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2022年,该县将发挥“135”优势,加快构建“442”产业体系,推动“三区一地”建设,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争先进位、富民强县的新作为开创县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灵丘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什么?重点工作是什么?本报用图表形式予以解读,敬请关注!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高标准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和高质量发展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7%以上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8.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5.5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以上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以上

    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1 狠抓项目建设
    增强县域发展后劲

      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第一支撑作用,全力以赴扩投资、抓项目、促转型,以高质量的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

    持续扩大项目投资

      加快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京东智能算力数据中心基地、秦淮数据六期机电安装、通用机场、150MW自发自用光伏发电、沣沅能源石家田分散式风电等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抓好项目谋划,做实前期工作,推行项目预审制和限时办结制。强化项目招引落地,争取更多省、市重点工程项目落地灵丘。

    持续优化项目服务

      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196”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指挥体系,全方位、高水平、快节奏推进项目建设。对重大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分级负责,构建项目推进长效机制。

      持续加强招商引资

      重点面向京津冀、雄安新区等地区,面对灵丘在外杰出人才等群体,开展委托招商、亲情招商、上门招商。

    持续壮大市场主体

      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大力促进消费升级。积极举办物资交流、乡村旅游节、丰收节等消费促进活动。

    2 加快转型发展
    筑牢现代产业支撑

      围绕“442”现代产业体系,立足产业发展历史、特色和优势,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做大做强做优10大产业,为稳增长、促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坚持升级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并重,构建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格局,力争工业投资达到20亿元,工业产值达到27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0家。

    提档升级传统产业

      ◆矿山材料工业 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目标,重点推进豪洋建筑垃圾及矿山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大同宁信新型材料耐高温过滤产品、大业铸造用除渣剂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传统矿山企业绿色化、智能化开采水平,重点推进恒鑫源矿业东岐铁矿坑探项目、鼎瑞矿业新河峪铁矿坑探项目和宏伟矿业口头铁矿年粗选铁矿石5万吨、年产尾矿机制砂10万吨、透水砖500万块固废利用一体化项目建设。
      ◆制造铸造业 坚持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方向,加快新凯汽车公司年产3500辆专用车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推进新北海金属构件、力昂钢构等项目投产达效,鼓励支持国实电器、启承纸塑包装等项目提质增效。
      ◆医疗食品产业 要在苦荞特色功能食品上下功夫,充分利用优质苦荞资源优势,依托产业基础,支持春阳、国春等重点企业 做深做精产品,努力培育品牌、壮大市场;扶持库邦、润生等企业做大做强。
      ◆仓储物流业 立足灵丘区位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一批现代仓储物流、商务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启动灵丘恒源汇众物流园建设,加快落水河、上寨冷链物流投入使用,推进唐河集贸市场、东河南清泥涧恒嘉利冷链物流中心提档升级。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数字服务产业 以打造数字产业聚集地为目标,加快推进京东智能算力数据中心、秦淮二期项目建设,积极引入发展云计算、云平台等关联产业;扶持中联心传扩容提质,拓展数据标注、数据清洗等应用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引入上下游关联产业、衍生产业,努力打造数字产业集群。
      ◆新能源产业 以重点产业项目基地建设规划为引领,加快分散式光伏、集中式光伏、储能、抽水蓄能、源网荷储等项目的谋划建设,重点推进秦淮数据150MW自发自用光伏、秦源新能150MW光伏+10%储能项目、欣盛新能白崖台26MW分散式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开工建设整县屋顶光伏试点项目,引入国内重点新能源企业在灵丘布局,努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通用航空产业 以打造通用航空发展示范县为目标,加快通用航空机场建设,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倒排工期,加快进度,争取9月底前具备试飞条件,吸引国内通航培训、无人机制造等上下游产业落户灵丘,推动通航产业集群化发展。
      ◆教育培训产业 依托红色文化、生态资源优势,推进县委党校平型关分校、龙玉池研学基地建设,总结车河有机农业、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灵丘经验,向社会提供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服务,发挥教育培训的人才集聚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抓好稳粮保供,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实施农业生产托管项目10万亩,年内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9.5万亩、产量达到13万吨。扶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特”“优”上做文章,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走有机农业发展路子,持续推进有机旱作农业集中连片示范项目,辐射发展有机旱作5万亩,高标准承办好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加快启动赵北乡食用菌产业园项目建设,推动武灵镇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中药材加工园项目投产达效。加快万鑫水产养殖、鑫彭康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走出一条绿色、生态、高效的渔业产业新路。加快发展畜牧业,做好大青背山羊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扎实推进佳农牧业畜产品深加工、落水河乡智慧养牛项目,延伸畜牧业产业链条,加快补齐传统畜牧业竞争优势不足的短板。加快推动设施农业建设,落实奖补扶持政策,对设施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育苗基地等给予资金扶持,提高设施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深化农产品加工,实施苦荞、小杂粮、蜜薯、核桃、中药材等精深加工项目,着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做优农业品牌,加大对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食品生产许可、农产品品牌建设及展销等奖补力度,激励企业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之路,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灵丘农业“金字招牌”。

    做大做强全域旅游

      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依托红色文化、生态资源优势,围绕“一核两翼多点”发展布局,启动平型关大捷国家5A级景区创建,提升唐河大峡谷省级旅游度假区品质,完成觉山寺、花塔、车河3A级景区创建,启动空中草原、上下北泉、曲回寺3A级景区申报,支持特色民宿产业发展,全力打造面向京津冀雄、辐射周边地区的“京西福地、山水灵丘”文旅康养服务品牌基地。

    3 统筹城乡发展
    打造生态宜居灵丘

      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省级绿色低碳县城建设试点和省级文明县城为引领,将县城建设、乡村建设、生态环保纳入整体规划统筹推进,把灵丘打造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宜居之地。

    全面提升城市建管水平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4 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创新发展动能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聚焦重点领域,拿出过硬举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充分激发发展新活力、释放发展新潜能、开拓发展新空间。

    深化重点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扩大对外开放

    5 聚焦民生
    改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2022年作为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年,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更受尊重、更加安全。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6 推进社会事业
    着力补齐发展短板

      牢固树立共建共享理念,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社会事业短板,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平衡性,让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优化医疗服务质量
    完善文化服务体系

    7 加强风险防控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坚决树牢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压实安全责任,筑牢安全防线,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各领域和全过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
    坚决守牢农业安全底线
    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
    持之以恒维护社会稳定

    8 建设法治
    政府营造公平公正环境

      进一步树牢法治观念和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坚持依法行政
    加强法治建设
    强化行政执法

    名词解释
    “135”优势

      “1”:“一个伟大胜利”,平型关大捷发生在灵丘;“3”:“三个历史典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源于灵丘,十三太保李存孝名于灵丘,北魏孝文帝报母恩之皇家寺院觉山寺建于灵丘;“5”:生态、矿产、水、旅游资源、区位交通“五大发展优势”。

    “442”现代产业体系

      “4”:做大做强材料工业、制造铸造、医药食品、仓储物流4个传统产业,加快技改和延链、补链、强链,拓宽做优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4”:培育壮大数字服务、新能源、通用航空、教育培训4个新兴产业;“2”:做实做优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2个民生产业。

    “三区一地”建设

      灵丘要建设面向京津冀雄的安全食品供应区、生态涵养保护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数字产业聚集地。

    “196”项目指挥和推进体系

      “1”,即成立灵丘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指挥部;“9”即指挥部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项目谋划、招商引资、审批服务、项目推进、重大项目管理、统计分析、目标考核和监督检查工作组;“6”即设立工业、农业、文旅、能源、基础设施、社会民生行业专班。

    一核两翼多点

      “一核”,即打造红石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两翼”,即唐河生态走廊景观翼、平型关红色长城景观翼;“多点”,即黑龙河、小寨等4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策划:吴登明 巩国强 孟庆伟
    责编:杨晓明 李影
    版式:侯海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5-26期

    • 第2022-05-25期

    • 第2022-05-24期

    • 第2022-05-23期

    • 第2022-05-22期

    • 第2022-05-21期

    • 第2022-05-20期

    • 第2022-05-19期

    • 第2022-05-18期

    • 第2022-05-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