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一千个贝壳

  •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   2021年底,笔者在三亚休假时突发牙髓炎,疼痛难忍,于是开始了每周一次漫长而痛苦的治疗。其间给我带来最大安慰的是,医院的门口就是三亚湾,我每次在牙科被“上刑”后,就独自到海边散步或静坐,看海浪翻涌,听波涛“哗哗”地吟唱,身体所受的疼痛得到极大的抚慰和疗愈。
      赤足走在海滩上,沙泥中明灭闪烁的贝壳俯拾皆是,每一个都很精致可爱,让我目不暇接。于是,每次去海边都会捡好多贝壳。我将捡回来的贝壳都晒干,用小刷子把贝壳里或粗或细的沙子都清理掉,再用清水洗净,再次晾干,摆在玻璃柜中赏玩。不知不觉,捡回来的贝壳已然有1000个。有的贝壳雪白无瑕,晶莹剔透;有的五彩斑斓,璀璨夺目。贝壳的正面像开屏的孔雀尾巴,背面闪着虹彩荧光。壳身上细密的纹路妙不可言,像一张岁月的光盘,每一条弧线记录着历史的沧桑,刻录着每个贝壳的故事和回忆。我仔细观赏,发现竟然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贝壳,无论是形状、大小、厚薄,还是颜色、光泽、花纹,每一个贝壳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无论是奇异、绚丽,还是普通、黯淡,它们从不攀比,也不互相羡慕,因为它们的美和价值就在于独一无二,每一个都是造物主精妙绝伦的作品。它们不仅外貌各异,各自担负的使命也不尽相同:有的被人们用于制作首饰和服饰,有的用来制作艺术品和餐具,有的用来考古,有的用来入药,有的被收藏,有的被写入文章。
      这个发现让我既惊喜又感动,这世间万物任何东西都不重样,更何况是人!我们每个人在这世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存在。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宣称:“人的本身特质,就是人的自动。一切人的、自由的、独创的东西,都是从这个自动性出发。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发现自动,而自动的目的即教育的目的就是真善美的思想,也就是人生的终极目的。”他说:“应当考虑到孩子天性的差异,并促进其独特性的发展。不能也不应使一切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并教以一模一样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方面,有的人数学好,有的人表达能力强,有的人擅长动手,有的人在音乐、绘画、体育或厨艺等方面有天赋,还有的人的闪光点就是善良、周到、乐于助人。性格不同,在每个领域彰显出来也不同,并无优劣之分。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许多父母的内卷已经殃及孩子。其实,越是优秀的父母,越不惧怕孩子平凡。因为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是唯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他们会无条件地尊重且呵护孩子的特性,发掘和激发孩子的潜能,释放孩子的天赋,引导孩子扬长避短、独立自主成长,让孩子发光发亮,活出自己的精彩。很多曾在学校被视为差生、坏孩子甚至最笨的孩子,在他们找到自己的天赋后,顺应自己的才能去努力奋进,最终也可以在各自的领域里熠熠生辉。古往今来,能够清楚认知自己,遵从内心召唤,凭借自己的特长发展而取得辉煌成就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所以,不要过早地给孩子定位和贴标签,每个孩子都是宝藏,都有无限的潜能。人生不是一场比赛,能够各从所好度过一生便是最大的幸运;而懂得如何幸福地生活,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能力。
      《慎子》有云:“海与山争水,海必得之。”意思是说,水最终流入大海是顺着地形因势利导必然的结果。事物的发展都自有其规律,如果我们过于执着,总是盯着自己的缺点看,那只会变得不自信,不快乐,甚至失去引以为傲的优势。我们生而不完美,但只要昂首挺胸,正确审视自己,落落大方展现自己,坚持做好自己擅长和热爱的事情,就一定能日益精进,不断进步!不要活在别人的期望、眼光和评判中,我们无需成为任何人,潜心贯注做自己就好。人生的色彩,需要我们自己去描绘。无论是卓越还是平凡,只要我们不骄不躁,不卑不亢,自信独立,尽力而为,我们的人生就是完美的。不要和别人比,珍重此生,完成自己的使命,足矣。

    张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6-08期

    • 第2022-06-07期

    • 第2022-06-03期

    • 第2022-06-02期

    • 第2022-06-01期

    • 第2022-05-31期

    • 第2022-05-30期

    • 第2022-05-29期

    • 第2022-05-28期

    • 第2022-05-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