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区域凝聚力、辐射力和经济发展力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建设‘公园城市’,并非是在一个城市中多建几个公园,而是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大公园来建设,形成‘园中建城,城中有园,产城融合,人城和谐,经济发展’的大美城市格局。”6月7日,在通车不久的花园南街,侯马市委书记吴勇这样描述。
从去年开始,侯马在城市改造中,立足市情,提出“晋国古都·公园城市”建设理念,掀起建设热潮。由此,一幅全方位创新营城理念的新画卷,在新田大地徐徐展开……
立足山西
建设“公园城市”侯马样板
作为一个县级市,侯马建设“公园城市”底气何来?
侯马古称“新田”,是三晋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文明源侯马”美誉。市域内古城遗址、祭祀遗址、铸铜遗址、庙寝遗址叠加,文物古迹众多。其中,有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晋国遗址,有1995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侯马盟书,还有闻名中外的“空首布币”“晋侯鼎”。如今,该市不仅是晋南交通枢纽,也是“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无论是历史文化、区位交通,还是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民期盼,该市建设“公园城市”均优势突出。
在建设“公园城市”的愿景中,侯马是否下好了“先手棋”?对这一问题,吴勇胸有成竹地回答:“坚持城郊和乡村一体规划、同步建设,放眼全国、立足山西,树立‘公园城市’侯马样板。”
记者了解到,在“晋国古都·公园城市”的规划中,该市注重厚重历史文化的特有性,保留晋文化风貌的整体性和文脉的连续性,留住文化基因,让市民在现代城市中寻找到故土记忆,守住精神家园。同时,结合现代城市元素,打造“人在林中、城在绿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园林城市,使市民“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见林泉之致”。
“一路九园一区”建设
如火如荼强势推进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省城市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侯马召开,其经验在全省推广。如今,承载和见证该市发展的新田路,却像步履维艰的老人,被时代发展的车轮远远甩在了后面。道路双向两车道,过往车辆拥挤,制约着侯马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道路两旁烂尾楼、临街建筑比比皆是;整条道路雨水、污水未分流,遇到雨天,路面积水严重。同时,暖气、天然气、自来水管道和各种线缆无序铺设,一旦要维修就“开膛破肚”……尤其在2021年初,该市环境监测指数居高不下。
为此,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以新田路更新改造为切入点,推动全市“公园城市”建设,“一路九园一区”规划方案随之全新出炉。
这个方案突出了“晋文化”元素,围绕晋国故事,强调“晋国古都·公园城市”理念。道路两旁的花园式游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一园一景,让城市更有颜值、更有品质、更有气质。
该方案公布后,得到市民点赞。2021年8月17日,拆迁改造指挥部贴出通知后的第二天一早,指挥部门前签订拆迁合同的群众就排起了“长龙”。10余天时间,签订拆迁合同的就有1000余户。整个拆迁过程中,未出现上访的现象。
“以前的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年久失修,都快成危房了。这次市委、市政府给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对于拆迁,我们从内心拥护!”6月2日,一位拆迁群众对记者说。
3月31日,新田路“一路九园一区”工程顺利开工。5月10日,第一标段花园南街至体育街压茬推进……
“公园城市”建设
以点促面全面铺开
“通过建设‘公园城市’,重塑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的竞争力和吸附力,从而带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侯马市委副书记、市长尹明星说。
据悉,在“一路九园一区”改造提升工程的基础上,该市又聘请国内相关专家,重新对城市规划进行了高规格提升。
——全力推进“东进西衔南优北拓”发展战略,以“一区一街八路”为核心,实施城市建设“六大工程”,构建侯马“外环、中环、内网”骨干道路框架体系;
——投资13亿元,对浍河河流和大坝进行治理。全面推进占地6平方公里的浍河生态新区建设,打造成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生态宜居片区;
——对全市原有的36个老旧游园和小区进行重新规划提档升级改造;
——在原有新田广场、庙寝遗址公园、程王公园等较大公园的基础上,启动东程公园规划建设。
同时,该市要求有条件的机关单位和新建小区、学校全部拆墙透绿,做到夏有花、冬见绿。目前,侯马一中、侯马市人民医院、第二地质勘探队等单位的围墙已经变成了绿植、花木,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勃勃生机。
建设公园城市,农村也不能掉队。该市已完成15个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力争年底前完成剩余38个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如今的新田儿女正在用雄心、胆略和智慧,在古晋国大地上,续写着新辉煌。
本报记者欧志强 通讯员刘建军 柴卫东 郭振孟
记者手记
以“人”为中心的城市更有生机
去年底,在我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期间,笔者到侯马市采访,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布局,采写了《昔日“旱码头”的新自信从哪来?——看侯马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一文。
当时,该市已规划了“晋国古都·公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并提出“打造晋南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1236”发展思路,凸显昔日“旱码头”的城市“民生温度”和“个体价值”,百姓因“公园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幸福美好生活而倍受鼓舞。
思路决定出路。为了谋营城之变,侯马市转变发展思路,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设施,切实增强新区的宜居性和吸引力;转变营城方式,从散点开发到集中成势,确定新区先期启动片区,集约高效利用土地,集中投入优势资源,着力培育内生动力,确保“公园城市”建设落到实处;转变投融资模式,从土地融资支撑到建设运营平衡,在经济发展与公共利益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以短期项目营运和长期物业升值叠加实现商业开发和城市营建收益,确保城市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的最大化。
时至今日,侯马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盯住重点关键,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要素优势,走出了生态营城、绿色惠民的“公园城市”建设路径。破解发展难题,点燃了侯马人建设“公园城市”的热情,进一步为该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截至今年5月底,十里长街“新田路”昼夜机械轰鸣,工人加班加点鏖战,第一标段花园南街至体育街,压茬推进……
笔者认为,侯马市致力于塑造线条清晰的城市格局,在唤醒千年历史文化的同时,激发城市未来发展活力,纵深推进全新“公园城市”发展,可谓意义非凡。
欧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