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

稷山县上廉村槐米产业成为村民致富重要支撑

  本报运城讯 上廉村位于稷山县稷峰镇东北,人口共有1300多,耕地面积4200亩,其中旱地3500亩。2003年以来,该村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结合地处丘陵、干旱缺水的实际情况,先后种植国槐、双季槐、单季优种金槐等品种,逐步形成全村特色支柱产业。
  2021年新一届支村委成立以来,在市、县、镇及相关部门扶持下,该村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契机,立足原有槐米产业优势,凝神聚力、加快发展,在引导村民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积极改良品种,提升管理水平,使全村槐米种植面积由2500亩扩大到3800亩。由于槐米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加上周边村庄种植,该村附近被称为“万亩槐乡,天下药仓”。
  村民介绍,今年由于土壤墒情好,管理到位,该村槐米普遍丰收,当前正是采摘季节,经过晾晒烘干后,药商收购价格平均每公斤40元左右。初步匡算,该村今年头茬槐米采摘上市,毛收入1300余万元,基本实现人均收入1万元目标。
  昔日千年古战场,今朝万亩槐米园。该村立足“特”“优”二字,不断开拓进取,践行“两山”理论,发展绿色经济,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目前,该村槐米产业发展已辐射带动周边15个村庄近2万亩槐米种植,形成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双赢的特色产业园区,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同时,槐米产业的药用价值也为稷山县打造区域医疗大健康产业基地提供了支撑和要素保障。(薛高峰 宁水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7-13期

  • 第2022-07-12期

  • 第2022-07-11期

  • 第2022-07-10期

  • 第2022-07-09期

  • 第2022-07-08期

  • 第2022-07-07期

  • 第2022-07-06期

  • 第2022-07-05期

  • 第2022-07-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