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记者刚一走进天镇县玉泉镇上吾其村,就在村口听到几个30岁左右的男青年认真地讨论着,今天去几号棚采摘,明天去几号棚采摘……
他们口中的“棚”,是村里栽种着各种辣椒的蔬菜大棚。
这几年,上吾其村艰苦创业、攻坚克难,设施农业蓬勃兴起,特别是辣椒种植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村民收入显著提高。很多原先在外打工的村民纷纷回村创业,方圆几十里的村子也跟着种起了蔬菜。
在晋中市榆次区务工多年的黄进、黄江兄弟俩。除了开销,一年到头落不下几个钱。得知村里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后,兄弟俩先后回村种菜,第一年就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于是,从2019年开始,这兄弟俩和父亲一合计,带上自家亲戚一起承包了将近400个大棚,开始种辣椒。几年下来,他们逐渐种出了规模,种出了效益。
黄江悄悄算了一笔账:保守估计,平均每个大棚赚6000元,今年他们全家人就能赚回200多万元。
黄江告诉记者,“种地比打工强多了。全家人在一起,有啥能互相招呼着。每年农闲还能歇几个月。”他和家人都对如今的生活很满意。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顺利对记者说:“如今,年轻人都愿意留在村里种地了!”
老宋是从郑州来上吾其村收辣椒的客商。从6月底开始,他每天要来收七八吨辣椒,然后用五六辆冷藏车运到郑州。
“天镇气候凉爽,和山东蔬菜正好有季节差,”老宋告诉记者,“我每年春天去山东收蔬菜。到了六七月,山东那边的蔬菜收完一茬时,天镇的蔬菜正好能收了。”
他还介绍,上吾其村的辣椒品种多、品质好,一个太空椒就有四两重,现在收购的尖椒是专家试验推广的新品种。今年的辣椒价格很不错,他在这儿收购一公斤6元多,运到郑州后以一公斤8元多的价格批发给蔬菜商,所以利润空间还是较大的。
在上吾其村村委会的办公大院里,记者看见一间办公室门旁挂着“金融村官”的牌子。走进去后,只见一位皮肤黝黑的小伙子正在向几位村民讲解如何还贷续贷。
这个小伙子名叫曹雪峰,是天镇县邮储银行的员工。他告诉记者:“我姥姥就是这个村的,我姥爷的姥姥也是这个村的,所以有半个村的村民都是我家亲戚。每次来,舅舅姨姨们都会问我各种金融方面的问题。我回单位一汇报,领导就派我回村当‘金融村官’。于是,我每周都会抽时间来上吾其村给村民们普及各种金融常识。有村民需要贷款,我就多跑几趟。”
村民任建军从2016年开始种植大棚辣椒。最初技术不过关,辣椒产量不高,有时还会赔钱。经过几年摸爬滚打后,他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方法和技巧,有了扩大种植规模的底气。他联系了县里的几家金融机构,了解相关政策并一一比较后,选择了通过财政贴息的农保贷。通过贷款,他承包了近200个大棚。
种植规模扩大后,他的收入也逐年增加,行情好的时候年收入能达到上百万元。
“上吾其村作为全县大棚示范村,已经形成了规模,拥有上万个大棚”,玉泉镇党委书记孙亮介绍说,“该村还带动了周边5个村的村民种植大棚蔬菜,解决了40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去年,这几个村村民的务工收入就达到了四五万元。很多原先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来了。”
孙亮告诉记者,上吾其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还能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依托辣椒种植产业,上吾其村逐渐走出了一条聚人聚财聚心聚力的路子。这是一条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更是乡村振兴的提质增效之路。
本报记者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