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莽莽吕梁,清清汾水,悠悠绵长。“三伏”天,三晋大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我省考察调研,并对全省发展作出战略擘画,对转型升级寄予殷切期望。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太行、吕梁与汾水之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努力交出一份让党和群众满意的答卷。
攻坚搬迁重建——帮助宋家沟新村配套电力设施
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岢岚县宋家沟新村,鼓励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沈姚付原是宋家沟新村对面口子上村的贫困户。2017年,随着易地搬迁政策的实施,他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宋家沟新村。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做起了卖凉粉的小生意,一个夏天能挣上10000多元。沈姚付开心地说:“搬迁后生活越来越好了!”
省电力公司干部职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加强易地搬迁、乡村振兴的电力保障。如今,走在宋家沟宽敞整洁的街道上,低压线路全部缆化入地,电表箱、电缆分支箱外部全部安装装饰框,与古朴的村貌融为一体。宋家沟逐渐从一个穷山沟变成了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美丽乡村。
助力乡村振兴——为兴业富民提供电力保障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黄花种植基地考察时指出,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
每年七八月份是黄花成熟期。为保证新鲜黄花及时加工,进入6月,大同市云州区供电公司组织人员对黄花加工车间专用变台及用电设备进行检修,确保应季鲜黄花得到及时加工。今年,该公司持续为“黄花工程”开通快速办电通道,为西坪镇、吉家庄乡等5个乡镇、15处新增变压器迅速接电,总容量累计1550千伏安。同时,加强对黄花集中种植区域的用电负荷监测,全力护航黄花加工用电。
如今,小黄花成为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致富花”。
汾西县僧念镇段村原是吕梁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9年该村实现脱贫之后,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多元化发展种植、养殖、光伏等产业,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2022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汾西县僧念镇段村,重点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他指出,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
针对段村养殖户多的情况,汾西县供电公司对10千伏师沟线进行农网巩固提升工程,并对段村养殖户的老旧线路进行改造。此外,他们还积极服务段村扶贫光伏发电。
段村村支书李佳莉说:“2018年我们村有了光伏站,到今年累计收入43.22万元,是我们脱贫摘帽的稳定器。”
支持文旅事业——积极提供优质电力服务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平遥古城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在大同市,云冈区供电公司马军营供电所所长梁尚乾和同事每周都要对云冈石窟景区周边的重要线路、台区巡查两到三次,并巡检调试景区充电站的充电桩,确保景区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和充电站设备稳定运行。
2020年6月,云冈区供电公司在景区停车场建起一座容量630千伏安、有6个直流充电桩的充电站,方便游客绿色出行。
“充电站自建成以来,每年可增加电能替代电量62.8万千瓦时,相当于有效减少标准煤燃烧25.12吨,减排二氧化碳62.61吨,减排二氧化硫1.884吨。”梁尚乾高兴地说。
在平遥,平遥县供电公司则持续推进平遥古城清洁替代工程,倾力服务古城旅游、文物保护和居民安全用电。2019年以来,该公司实施清洁替代项目8项,实施古城东北区域电力线路临时过渡方案,2021年底对部分路段的电缆进行过渡改迁,完成电采暖改造1700余户。
近年来,省电力公司把提高供电服务水平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基本内容,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电力供应,同时助推我省能源转型,以绿色电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记者张剑雯 通讯员冉涌 李云亮 赵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