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欲速则不达

  •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   最近A股市场赚钱效应还不错,正如我们之前股评所说的那样——空头不死,涨势不止。微信投资群里的气氛又渐渐活跃了起来,很多在4月底前被吓得恐慌万状的散户们又开始谈笑风生了。从他们在群里交流的信息可以看出,很多人的账户又恢复到满仓满融的状态,加满杠杆准备放手一搏。据说,“鱼儿的记忆只有7秒钟”的说法早已被辟谣,但很多散户们的记忆短暂却一再被证实。
      交易杠杆究竟是财富加速器,还是美梦终结者?2015年的股灾,相信大家都记忆犹新。2015年初,笔者的一个同学,受其在证券公司工作的亲外甥的“专业指点”,将500万元的全部身家以1:1的比例融资了500万元,这1000万元的账户在股灾前短短几个月里翻了4倍,此时坐拥4000万元的他没有想过入袋为安,而是盘算着以这个速度自己很快就要成为亿万富翁了……然而,始于2015年6月15日的十几个交易日里,在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的惊涛骇浪中,该同学的账户被强行平仓后,账面资产只剩下20万元。这不是故事,也没有虚夸,只是当年杠杆牛市崩塌后的冰山一角。造成这个局面出现的原因就是之前市场疯狂上涨,很多投资者受到利益驱动,通过融资加了杠杆,导致市场泡沫过大,破裂后出现猛烈下跌,最后被平仓,亏损巨大。
      在股市里运用杠杆翘起N倍本金进行炒股,其本质在于放大收益与风险,一旦资金链断裂,就必须面对损失本金和提前出局的下场。巴菲特曾说:“我认识的聪明人唯一的死法就是加杠杆。如果有人在发生金融灾难时将你釜底抽薪,那么你就会破产;如果你没有杠杆,随着时间的推移,证券市场不会对你造成伤害。”关于加杠杆的危害,巴菲特已经在无数场合说过无数次。道理很简单,给你提供融资的部门,它的权益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受到损失的——你赚钱的时候,它收你的佣金和利率;你亏钱的时候,一旦价格跌至平仓线附近,就必须追加保证金,否则就会被平仓,确保你的账户余额能够覆盖它的资金成本,平仓之后账户上基本所剩无几。资本是逐利的,向来是“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落井下石”者多,“拔刀相助”者少。所以,但凡保持一点理性,就不难想明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资产的价格总是会回归理性的,但是一旦加了杠杆,可能就等不到价格回归理性的时候了,在黎明前就倒下了,这是很多人的惨痛教训。就连巴菲特的导师、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有着“华尔街教父”之称的格雷厄姆,其投资生涯最终也是断送于带杠杆的抄底。巴菲特说,有很多慢慢变富的方法,让我们能在致富的过程中享受乐趣,但为了快速致富,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借钱投资和炒股,这简直就是疯了!因为这会让你面临破产,甚至给你的家庭带来莫大的危机,即便短期侥幸赚了钱,你也只有短暂的快感,而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纳瓦尔认为,人分两类:一类是有杠杆的人,一类是没杠杆的人。有杠杆的人即使不工作,也有东西帮他赚钱;没杠杆的人如果不工作,就没有钱赚。真正良性的杠杆都需要有很好的个人声誉、社会信誉、个人专长和承担责任的能力,而绝不是只凭胆子大、敢借钱就能一飞冲天。社会为你提供的金钱回报必定与你的价值相匹配。想找到自己的杠杆的方法就是:别跟风、找热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事情本身为目标,而不是以金钱为目标。
      一位知名私募大佬被问到为什么不用杠杆时回答:“我胆小,我想每天都过好日子,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善良的人才能赚大钱守大财。复利就是一直往前走,慢一点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不要大幅后退,向下复利就很难翻身了。”追求赚快钱的投资者很少能走到最后。很多追求短期暴富的投资者,疯狂加杠杆,最后大都爆仓,落得一夜归零的下场。所以,投资者应追求长期回报和复利增长,好高骛远和急于求成所招致的后果往往适得其反。

    本报记者张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7-23期

    • 第2022-07-22期

    • 第2022-07-21期

    • 第2022-07-20期

    • 第2022-07-19期

    • 第2022-07-18期

    • 第2022-07-17期

    • 第2022-07-16期

    • 第2022-07-15期

    • 第2022-07-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