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吕梁市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农村产业和农民工就近就业工作,促进群众收入稳定提高——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就业家门口,照样能增收

  •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   “在家门口上班就是好,既赚了钱,又照顾好家里的老小,我真心感恩党的好政策。”家住吕梁市离石区五里铺的刘先生动情地说。
      刘先生过去一直在外打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像候鸟一样,把多病的妻子、上学的儿子都抛在家,自己一人常年飘在外面,一年干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今年2月,童兴被服有限公司进驻五里铺的帮扶车间,把300余个岗位“送”到了他的家门口,不仅让他的生活有了着落,还让他回到了妻儿的身边,过上了宜家宜业的生活。
      幸运的不只是刘先生。吕梁市通过帮扶车间、产业园区、城镇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引导脱贫人口通过电商微商、直播带货、农家乐休闲旅游、居家计件加工等灵活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工就业帮扶车间480个,安置务工就业人数13529人,其中吸纳脱贫人口6267人。
      今年以来,吕梁市瞄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任务和乡村振兴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产业发展和稳就业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农村产业和农民工就近就业工作,促进群众收入稳定提高,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精准落实就业政策,全面强化就业服务。吕梁市对“三类户”中具有创业能力的退役军人家庭提供2万元资助;每县至少建立1个公益性零工市场,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市县两级还成立了14支“就业服务队”,深入国有企业、重点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等108家企业,实施稳岗留工行动和支持企业用工行动,服务人数达7422人。全市137个乡镇、15个街道分别成立了“就业服务站”,建立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数据库,切实发挥收集岗位信息、跟进服务用工、做好用工维权等方面的作用,为有需要的农民工开展“131”服务,即:提供至少1次职业指导、3个适合的岗位信息、推荐至少1个合适的培训项目,让群众就近就业有了更多更优的选择。
      吕梁市还通过产业带动,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重点打造了覆盖八大产业的17类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带动全市19.83万户54.28万脱贫人口增收;通过持续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带动了90%以上的脱贫人口;通过加大小额信贷投放力度,今年全市已累计投放7亿元,带动了2.4万户脱贫户发展产业稳定增收。在全市创建了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5个特色产业镇,优先带动了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生产和务工增收。
      据悉,吕梁市下一步还将深入落实省《关于加大力度支持脱贫人口增收的若干措施》,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力度,加大各类就业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开发公益岗位,加大以工代赈项目支持,鼓励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拓展生态帮扶范围,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推动全市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增收。
      如今,刘先生的妻子也在五里铺的帮扶车间上班了,和刘先生同在一个车间。夫妻二人一起上班,下班后又一起操持家务,日子越过越温馨、越红火,和很多乡亲一样,在“柳暗花明又一村”中,见证了生活中的“芝麻开花节节高”!

    本报记者李全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8-21期

    • 第2022-08-20期

    • 第2022-08-19期

    • 第2022-08-18期

    • 第2022-08-17期

    • 第2022-08-16期

    • 第2022-08-15期

    • 第2022-08-14期

    • 第2022-08-13期

    • 第2022-08-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