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沉浸式人文体验演艺项目《遇到娘子关》在阳泉娘子关景区举行试演仪式。这是山西文旅集团倾力打造的又一精品“力作”,是对娘子关历史文化元素的一次深度挖掘和完美演绎,也为我省文旅市场再添一道文化大餐。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文化旅游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连续7年举办旅游发展大会,又将于9月21日在运城市举办2022年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历次旅发大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特色文化、民俗文化,并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用文化元素扮亮旅游景点,用文化作品推介旅游产品……文化和旅游携手共融,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激发了新活力、培育了新动能。
打造节庆活动
提升文旅品牌知名度
近年来,我省各地深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全省整体旅游品牌的辨识度、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使景区景点更具辐射力。
在平遥古城,“平遥中国年”活动每年都会如期举办,已成为我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精彩缩影。2022年“平遥中国年”活动期间,平遥古城策划推出了独具中国北方汉民族特征和平遥地方特色的20余项活动,在还原传统年味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观。很多人怀着敬畏历史、品味文化的心情,近距离感受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
创新文旅融合发展,古都大同已走在前列。中国(大同)国际文化旅游节、云冈文化旅游节、中国(大同)国际汽车文化节、李二口明长城文化旅游节……各种文化盛事紧锣密鼓地“登陆”这片古老的土地,为当地市民和各地游客带来了非同一般的文化体验,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近年来,在古中国特色民俗文化代表地之一的运城市,关公文化旅游节、“古中国·大运城”民俗文化旅游年、美丽乡村百花节等活动轮番上演,推动文化旅游业影响力不断扩大,塑造了运城文化旅游新形象,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今年暑期,由平陆县周仓文化园打造的首届青岛啤酒电音节,唯美音乐和浪漫极光巧妙融合,场面震撼人心,每天吸引数千名游客慕名前来观赏。此外,该文化园推出的平陆高调、河东舞狮、川剧变脸等节目,让游客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场场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盛事,一幕幕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演艺,充分展现了我省各地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彰显了“大美山西”的无穷魅力。
深挖旅游内涵
观光游向深度游转型升级
从自然风光游到文化旅游,从浅层的“到此一游”到深度的身心体验,文化丰富旅游内容的同时提高了文化附加值和旅游品质。
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泽州县大阳古镇,深入挖掘文化底蕴,积极弘扬独具特色的“大阳文化”,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木作、古法制铁、手工制针等技艺。这些旅游新体验为游客带来了品质化、差异化的旅游供给,也让山西的文化和旅游消费辨识度与美誉度愈发凸显。
大阳古镇推出的体验式实景演艺《武林大会》《小小芝麻官》,使游客体验其中,流连忘返;家风家训馆、刺绣馆等体验场馆,使景区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引进的《八音会》《二鬼扳跌》《上党梆子》等非遗项目,让游客体验感更强。
在同样拥有文化底蕴深厚的洪洞大槐树景区,根祖文化圣地体验游、“研学+祭祖习俗体验”“研学+姓氏探源体验”“研学+非遗项目体验”等线路和互动节目《魁星点斗》等文化体验游,深受各地游客的青睐。人们踏上根祖文化圣地体验之旅,走进民族大融合的精神图腾家园,沿着祖先的足迹,探访寻根之源,体验孝德文化。在洪洞大槐树,一次游览,就能给你“多面”体验。
作为运城市关公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盐湖区解州镇常平村平常街,已不断发展成为“文化+体验+娱乐”三位一体的城市微度假旅游目的地。其中,关公密室逃脱通过“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等多个关卡,让游客沉浸在角色中体验关公文化。走进囯潮汉服体验馆,仿佛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别样的文化体验让游客乐此不疲。
我省人文历史厚重,很多传统旅游资源经过文化创新后,焕发出新的活力。可以说,文旅融合带动和促进了文旅新业态,实现了观光游向深度文化体验游转型升级。
旅游+产业融合
加速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再回相府》以古人、真事、原景为创意,看完演出,我们感觉离历史更近了。”9月13日,参加2022中国·山西(晋城)全国旅行商大会期间,宁夏中旅副总经理梁晨在晋城市踩线考察,这次“实景演艺+体验融入”的夜游体验项目,让他印象深刻。
据悉,《再回相府》作为山西文旅集团开发的旅游演艺项目,是企地合作、产业融合的全新模式,也是山西在全域旅游方面的有益探索。今年7月开演以来,已经演出60多场,场场受到观众的点赞。该剧在提升景区客流量的同时,也满足了各地游客文化休闲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再回相府》演出带动了景区周边民宿、酒店的入住率不断攀升,特别是节假日往往一房难求,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波助澜的作用。
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加速激发消费潜力的乡宁县云丘山景区,连年来把旅游产业链做大做长,以中心景区为核心,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景区既有地域特色又有文化底蕴的康家坪民宿,吸引了很多城市游客前来体验归隐山林的乡村休闲慢时光。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1日开业至今,康家坪民宿已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
如今,云丘山景区的玻璃桥、悬崖秋千、山珍院九宫格早餐、康家坪网红民宿等个性化、情感化、休闲化的体验式旅游项目让旅游立体化、游览多元化,延长了游客景区停留时间,拉动了二次消费,提高了文旅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此外,我省还积极推进旅游与农业、体育、研学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如农业嘉年华、土豆花节、国际徒步大会、汽车越野锦标赛等,顺应了市场需求,点燃了游客兴奋点。
“当前,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我省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打造‘宜居宜留、宜游宜闲,功能完善、产业配套’旅游休闲度假区。”省文旅厅副厅长李贵表示,“下一步,以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我省将加速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让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形象靓起来,奋力书写山西‘诗和远方’新篇章。”
本报首席记者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