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社区干部“雁阵”孵化培育计划启动仪式在矿区桥头街道段南沟社区举行。阳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金所军(中)出席启动仪式。
阳泉市矿区区委书记张立强(左二)深入社区调研基层治理工作。
刘家垴社区党员在组织生活会上重温入党誓词。
东窑房社区在党员联络站开展学习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知识活动。
“雁阵”学员在井沟社区讨论交流社区治理工作经验。
段南沟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任红梅与“雁阵”学员交流。
“雁阵”学员在南台社区开展实训。
水滩社区首批市级“雁阵”学员结业。
3月,阳泉市启动“雁阵”孵化培育计划,在全市设置了5个孵化基地,阳泉市矿区段南沟社区、水滩社区、南台社区位列其中。为持续引深孵化培育工作,矿区着眼社区干部队伍长远建设,设立区级“雁阵”孵化基地,进一步扩大培育覆盖面。
党建引领掌航向
阳泉市矿区把“雁阵”孵化培育计划作为全区社区骨干能力培养的金字招牌来打造,通过聚焦基层服务、锤炼服务能力、拓宽成长空间三个方面,促进社区“头雁”增量扩大、质量提升、活力迸发。
聚焦基层服务,党建引领队伍建设。阳泉市矿区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要求,结合省委、市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探索制定《阳泉市矿区社区干部“雁阵”孵化培育工作方案》,初步构建社区后备人才“选、育、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热情。在社区队伍建设过程中,矿区坚持把加强基层党建、突出党建引领作为贯穿社区队伍建设的主线,形成了党建引领、辐射带动、整体提升的良好格局。
锤炼服务能力,增强社会服务意识。矿区通过“以点带面、压茬推进、全面覆盖”的孵化方式,开展脱产集中学习培训,各街道每批选派1到2名“素质高、有热情、有潜力”的优秀社区“两委”骨干赴基地跟班学习,一批次培训10人。按照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和不同层次推出个性化小微课程,包括社区治理优秀案例、专业理论、实操技术分析等。在完成1个月的培训课程学时和1个月的实践任务后,参训学员还需完成学习测评,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真正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拓宽成长空间,提振为民服务劲头。矿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政策制度。根据岗位职责、等级序列构建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体系,营造良好的社区工作者成长环境,提高社区工作者为民服务的主动性,充分发挥社区工作人才在基层社会服务供给中的积极作用。
以点带面助起飞
“开展社区干部‘雁阵’孵化培育计划,是矿区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有力抓手,通过头雁带动最终群雁起飞,力争打造一支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社区干部队伍。以任红梅为榜样,矿区涌现出了一批能作为、会干事、敢担当的社区‘领头雁’,为居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阳泉市矿区区委书记张立强说。
头雁领飞,坚持创新驱动。任红梅2009年开始从事社区工作,现任矿区桥头街道段南沟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先后被评为全国“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当选为中共十九大代表。段南沟社区致力于打造服务型党组织“鸿雁”品牌,形成了“一首两翼三调解、五联七雁十共建”鸿雁工作法,印制成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水滩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赵海芳从事社区工作20余年,在她的带领下,水滩社区提炼出以“坚毅、热忱、担当、奉献、进取”为主题的“红枫水滩”党建品牌,通过搭建红枫“一厅一苑一社”治理平台、组建“红枫580”我帮您志愿队伍,切实把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南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安丽萍在社区工作的10余年间,创新打造“五彩南台、幸福家园”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升品牌。该社区聚焦“五个坚持”,推动“五治”融合,增强“五方”活力,提升为民服务新水平。
群雁齐飞,扩大集聚效应。在“头雁”的带领下,一批实绩突出的“群雁”振翅高飞。他们所在的社区,被设为区级“雁阵”孵化基地。东窑房社区依托“幸福666”党建品牌,探索成立睦邻社散居楼院自管会,搭建“邻里恳谈角”议事平台,提炼以“谋、访、建、训”为内容的“四字”工作法,形成党建引领、楼院自管、自治强基、能力提升的治理新格局;井沟社区以“邻里牵手、区域共融”为理念,提出了“339”井字格工作法;刘家垴社区聚焦“心连心、心贴心、心交心”服务群众这一主线,提出了“新@心”服务品牌,并围绕“谁、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效果”的思路,制定了“1551”工作法。
雏雁跟飞,培育新生力量。矿区组建了专业化顾问团队,邀请组织、民政、人社等部门优质师资,持续加强对选派的社区“两委”骨干进行政治、理论、职业、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同时,每月深入8-10个普通社区开展精细化指导,形成“指导+反馈”的长效机制,确保“雁阵”孵化培育工作落地见效;定期举办书记讲坛,以“书记讲给大家听、大家跟着书记学”的方式,分享接地气的“履职锦囊”和“治社宝典”。在具体工作中,新源社区围绕打造“红色物业”,创新“三把钥匙开同一把锁”模式;平东社区在共驻共建方面,积极打造“平东红、联促融”党建品牌;里沙坪社区以“8322”工作法为抓手,进一步织密党建网格。截至目前,矿区6大雁阵孵化基地已培育全市学员40余名,区级学员20余名,到11月底实现全区44个社区培育孵化全覆盖。
“矿区将努力提升社区工作者履职能力,把推动社区治理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主题和核心。建立长效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基层‘雁阵’干部队伍,为矿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阳泉市矿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韩炜说。
实战引领促提升
阳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金所军指出:“广大社区骨干要有‘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意识,善于站在‘头雁’的角度,从大局、长远、整体去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阳泉市矿区“雁阵”孵化培育计划通过发挥“老”带“新”、“新”助“老”作用,拓宽社区工作思路,全面提升社区治理工作水平。
夯实理论基础。第一批“雁阵”学员邸凯丽,是矿区贵石沟街道小河滩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经过在水滩社区孵化基地的跟班学习,她充分认识到要创新思维、创新招法、创新管理。她从推进社区民主自治进程、解决居民难点问题出发,围绕工作实际,与其他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以红石榴“3456”工作法为基础开展了“情暖基地”行动,先后组建“家和”“平安”“关爱”“文化”“实践”项目小分队,进一步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提升实践本领。沙坪街道中沙坪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石海燕通过培训做到学用结合、学创结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通过完善党员星级评分管理,破解党员活动组织难、带头作用发挥难等问题,进一步激发组织活力。同时,围绕上级安排的重点工作及社区日常工作,开设分享会,在本社区传思路理念、帮方法提升、带实践解题的“传帮带”作用,以讲促学、以讲促用。
拓宽工作思路。蔡洼街道东窑房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史佳提升了履职能力和创新思维。围绕优化服务群众、创新拓展工作思路,和本社区工作人员创新探索“三立工作法”,即:创新“党建+微网格”模式,党员立标杆;打造睦邻社散居楼院自管会,邻里立新风;做好“七巧板”教程,服务立品牌,使社区治理格局再上一台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增强工作实效。矿区桥头街道西马家坪社区许晟瑶总结经验,修“成长心法”。以“学鸿雁、求创新‘红色螺丝钉’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主题,积极总结社区“三级六共”工作方法,将社区基层治理经验及创新工作思路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进行充分融合,认真查摆不足,积极整改落实,推动社区“红色螺丝钉”党建工作法更加深入人心。
阳泉市矿区通过开展“雁阵”孵化培育计划,给全市街道、社区干部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深度学习、快速充电的平台,让参训学员把培训当作锻炼场,把工作当作实践场,真正做到在实战中检验学习成效,源源不断为阳泉市的社区治理工作输送可用之才!
赵波 石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