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合新闻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五寨:打出杂粮产业特色牌

  • 五寨万亩杂粮种植示范基地谷子收割现场。 本报实习记者刘迎春摄

  •   9月23日,五寨万亩杂粮种植示范基地谷子长势喜人,多台收割机、拣拾机往返于田间,一幅繁忙景象。
      五寨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县域中部拥有“丁”字平川,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素有“米粮川”之称。
      多年来,该县立足农业特色优势,在土地上“做文章”,初步形成以马铃薯、杂粮、甜糯玉米等优势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万亩杂粮种植示范基地位于五寨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内,2021年立项,2022年5月投资建成,建设规模1万亩,总投资2500万元。
      “我们老两口流转土地20亩,每亩年收入800元;种着20亩玉米,也有点儿收入;在基地务工一年还有4万元的收入。”胡会乡安子村58岁的郝明对记者说。
      据五寨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石峰斌介绍,示范基地坚持走绿色生态现代农业之路,打破传统耕作模式,采用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建立了集土壤监测、气象监测、病虫害监测等为一体的智慧农业监测系统,从种植到收获全程实现机械化作业。
      记者了解到,示范基地的建成,有效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通过引进五寨县益康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集约化经营,成功构建起“产业园+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新模式,为五寨县蹚出了一条杂粮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
      目前,五寨县依托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引进了年产20万吨小米的智能化谷子精深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持续做优做强杂粮产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龙头带动、园区承载、品牌引领、项目支撑’的思路,坚持特优引领,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支撑,以示范基地建设为牵引,加快推动甜糯玉米、马铃薯、小杂粮、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辛磊介绍说。下一步,该县将继续建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构建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争当全省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据该县县委书记刘志成介绍,“十四五”期间,他们将抢抓构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重大机遇,通过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和万亩杂粮种植基地示范引领,带动10个乡(镇)、8万农户增收,力争2023年马铃薯种植达到10万亩、谷子达到20万亩。
      在五寨县,高标准农田、高性能农机和高素质持证农民三大要素融合耦合、“机田证”一体化打造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形成了“1+1+1>3”的叠加效应,壮大了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了其他产业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扎扎实实走出了一条杂粮产业特优发展之路。

    本报实习记者刘迎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25期

    • 第2022-09-24期

    • 第2022-09-23期

    • 第2022-09-22期

    • 第2022-09-21期

    • 第2022-09-20期

    • 第2022-09-19期

    • 第2022-09-18期

    • 第2022-09-17期

    • 第2022-09-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