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以改革的勇气和攻坚的豪气,全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

【聚焦“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全省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10月11日,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举行“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三场发布会,同时也是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专场发布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省市场监管局:商事制度改革促市场主体倍增

  企业开办时间从原来的28.5天缩减至0.5天……截至2022年9月底,我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381.1万户,为商改前的3倍。其中,企业数量历史性地突破100万户;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4000余户,是商改前的4.5倍;千人拥有企业数提升至29户,位列中部六省第三位。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郭新安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质量强省”和“知识产权强省”战略,为优化我省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商事制度改革促市场准入实现新跨越。作为我省“放管服”改革的排头兵、先手棋,为有效提升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度,我省先后推行注册资本制度改革,将实缴改认缴,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有效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实施了“证照分离”改革、“多证合一”改革和线上“一网”线下“一窗”同标准办理等多项创新举措。
  高质量发展助力质量强省开启新篇章。十年来,我省初步建立起“质量强省”政策体系,累计出台质量相关规章、规划171项,形成以产品、工程、服务为核心,涵盖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质量发展政策法规与规划体系,质量强市(县)活动实现全省全覆盖。
  保护与服务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突破。十年来,全省有效发明专利由8104件增加到2.14万件,地理标志商标由41件增加到100件,有效注册商标由7.7万件增加到32.15万件,全省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进一步提升。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为服务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这十年,全省金融供给能力实现“大提升”。自2013年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成立以来,我省金融业态日益丰富,现已形成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金融租赁、消费金融、资产管理、融资担保等在内的全链条地方金融业态。随着金融机构多元布局,截至2021年末,全省共有地方法人银行金融机构189家,地方法人证券公司2家,地方法人保险公司1家,地方金融组织765家;省外证券公司驻晋分支机构61家,省外保险公司驻晋分公司52家。
  金融服务能力实现“大跨越”。截至2021年末,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3.42万亿元,为2012年末的2.6倍,2021年全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1%,为十年来最低水平。从资本市场看,设立沪深北交易所3个山西服务基地,建立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企业上市倍增计划,助力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从2012年末的35家增长至目前的47家;股票市场融资总额和债券市场融资总额数倍增长。
  金融整体实力得到“大增强”。2021年末,在晋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5.85万亿元,是2012年的2.02倍。2019年,晋商银行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实现了我省上市银行零的突破。
  金融生态得以“大优化”。从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看,各银行普遍设立普惠金融部,各市设立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加快省级征信平台建设,创设“三晋贷款码”,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无贷户实现信贷零的突破,普惠金融惠民取得实质性进展。
  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张永胜介绍,经过十年发展,全省金融系统不折不扣地扛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使命,致力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提升金融质效、促进金融振兴,有力支持我省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十年来,我省推动惠企政策体系不断健全,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呈现出快好稳的发展态势。
  十年来,全省中小微企业数量达到全省企业总数的99%以上,营业收入达4万亿元以上,比2012年末增长1.4倍,占全省企业营收总额的60%以上;吸纳从业人员达450万人,比2012年末增长30%,占全省企业从业人员的70%以上;提供了约50%的税收、60%以上的发明专利、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呈现出快速发展壮大、加快创新转型的势头,成为支撑全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年来,全省接续实施3个中小企业发展五年规划,出台扶持中小企业重要法规政策30多部,安排省级发展专项资金30.62亿元,政策“红利”加速加大释放。
  十年来,我省积极构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生态,以产业升级促转型,围绕“链主”企业培育111户“专精特新”上链企业和14户“专精特新”“链核”企业,形成22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打造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13户,助力优质中小企业打通“高质量”上市之路,推动科达自控、大禹生物等2家“小巨人”企业在北交所成功上市。
  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薛江炤说:“下一步,我们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以永远在路上的思想革命、实践革新,不断强化政策落实,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支持创业创新,深入推进精准服务,携手全省中小企业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全力以赴克难奋进,加快蹚出一条转型升级、追赶跨越的新路子。”

省税务局:为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全省税务系统这十年,是围绕‘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好各项工作的十年,是推动税收执法、服务、监管变革的十年。”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总会计师杜飞彪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税务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一系列部署要求,全面实施营改增、个人所得税等税制改革,积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大力推进办税缴费便利化改革,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这十年,创优税收营商环境的机制不断完善。自2020年《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颁布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三无”“三可”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全省税务部门立足税收角度丰富完善我省“十四五”营商环境建设规划和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明确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创优我省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这十年,税收服务社会大局作用持续发挥。我省积极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和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减免税规模从2012年的38.7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67.48亿元。截至9月底,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730亿元,市场主体信心不断增强,有力地助推了全省市场主体倍增工程。
  这十年,办理事项持续精简,大幅减轻纳税人税费负担。仅“十三五”期间,我省税务行政审批事项由87项减少至1项,税费业务事项精减49%,报送资料压减50%,税务证明事项减少58%,办税缴费效率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郝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11期

  • 第2022-10-10期

  • 第2022-10-09期

  • 第2022-10-01期

  • 第2022-09-30期

  • 第2022-09-29期

  • 第2022-09-28期

  • 第2022-09-27期

  • 第2022-09-26期

  • 第2022-09-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