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如春风一般,吹进了我省每个艺术家的心田。广大文艺工作者一致表示,将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彰显文艺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山西故事,努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用优秀文艺凝聚奋进力量
省文联主席葛水平说:“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写给人民群众的作品。”
葛水平表示,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承担着培根铸魂的光荣使命。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山西篇章贡献文艺力量。
让书法植根传统文化沃土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了“守正创新”四字,省宣传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王国柱对此有特别深的感受。他说:“汉字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历代先贤把汉字作为书法的载体基础,从汉字的实用性到艺术欣赏性,不断发展、创新与演变,为汉字增添了无穷魅力,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不可或缺也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宝。只有尊重传统、敬畏传统,把传统文化作为根和本,把历代先贤们的发展创新成果作为枝和叶,由一代又一代传承者不断施肥浇水,才能使其扎根沃土、枝繁叶茂。因此,要践行好守正创新的历史重任,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做出不懈努力。”
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省电影家协会主席杨志刚表示,自己作为一名电影编剧,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近年来,他深入全省乡村振兴一线采风,创作了《耿二有点二》《同喜同喜》《吕梁山护工》等一系列农村现实题材电影剧本,深入挖掘我省红色文化资源,创作了影视剧本《歌从黄河来》《为抗战发出怒吼》。今后,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更加主动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社会现实,紧扣时代脉搏,用手中的笔“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为人民抒写,为时代立传,创作出更多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为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曲艺人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省文联副主席、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大同市文联副主席柴京海表示,下一步,我省曲艺的创演工作要紧紧围绕“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曲艺作品有正气、接地气。充分发挥曲艺“文艺轻骑兵”作用,深化曲艺“送欢笑、走基层”文艺志愿服务,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牢牢抓住“小切口大主题,小人物大情怀,小曲种大舞台”曲艺创作特点,把大同数来宝、河曲二人台、太原莲花落、阳泉评说、武乡鼓书等山西特色曲种发扬光大,努力创作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深受百姓喜爱的曲艺作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推动我省曲艺立足新起点,奋进新时代。
本报记者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