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

兴县蔡家崖乡:发展特色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

  • 赤松茸种植基地负责人刘志伟(右一)正在介绍赤松茸生长及销售情况。李蓉摄

  •   十月的兴县蔡家崖乡,秋韵如画。
      在蔡家崖乡柳叶沟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区的大棚里,一簇簇赤松茸已经到了最后的采摘期,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打包。近年来,该乡依托自然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打造赤松茸种植基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赤松茸种植是蔡家崖乡今年引进的特色产业项目,我们这里气温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很适合种植,关键是赤松茸种植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可观。A级鲜菇销往全国各地,市场价格每斤60元,B、C级及其他大小不一的赤松茸进行切片、烘干包装出售,产量供不应求。”赤松茸种植基地负责人刘志伟说。
      家住该乡新城家园社区的张润青,从赤松茸基地建设初期就在基地务工。如今,他已经是基地的一名熟练的技术工了,每个月仅在基地务工一项,就有5000元左右。“自从易地扶贫搬迁到社区后,乡政府和社区十分关心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通过抓产业、建社区工厂等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创业就业机会。在家门口务工,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张润青说。
      目前,柳叶沟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区内有43座种植大棚,5月至11月种植反季节赤松茸,可以填补南方夏季部分空白市场;11月之后种羊肚菌,实现全年不间断生产。产业园区内有员工30余人,年人均收入3万余元;临时用工200余人,年人均收入1.5万余元。
      该乡党委政府结合搬迁群众增收致富难的实际情况,决定基地优先聘用搬迁的群众前来务工,既保证了基地管护,还带动了搬迁群众增收,也密切了群众与乡镇干部的关系。
      为确保搬迁群众稳步增收,近年来,该乡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按照“党建引领兴乡,产业示范强乡,生态建设富乡,红色旅游壮乡”的总体发展思路,依托产业帮扶政策,大力支持易地搬迁安置村(社区)发展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通过能人大户带动模式,建立“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搬迁群众通过就地发展产业,并通过增设公益性岗位、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
      该乡党委书记王俊杰表示:“我们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打造蔡家崖红色文化特色品牌,将‘红色旅游+杂粮产业’继续做大做强,让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收,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把我们乡打造成绿色发展、生态宜居、人文和美、富裕安康的红色蔡家崖。”

    刘宪芳 李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25期

    • 第2022-10-24期

    • 第2022-10-23期

    • 第2022-10-22期

    • 第2022-10-21期

    • 第2022-10-20期

    • 第2022-10-19期

    • 第2022-10-18期

    • 第2022-10-17期

    • 第2022-10-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