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长治屯留区,为何冬天种谷子?

  • 在长治市屯留区渔泽镇岗上村的冬播谷子千亩示范区种植基地,大型犁地机和播种铺膜一体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作业。本报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高竹源摄

  •   仲冬时节,本是农闲季节,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随着长治市多年探索的冬播旱作谷子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市屯留区渔泽镇岗上村运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谷子冬穴播技术,开展试验示范推广谷子冬播种植,一幅冬种图在田间地头缓缓展开。
      据了解,长治市每年无霜期大约为180天,种植业长期存在一季作物时间长、两季作物时间短的尴尬局面。去年,长治市开展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谷子冬播技术试验示范获得成功。该技术打破了以往谷子在晚春进行播种的传统,在冬天或者早春进行播种,播种时铺上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能够把秋季土壤里的水分有效锁住,为本地种植业实现一年两作或两年三作提供了可能。
      采用冬播谷这种播种模式,可以使秋水冬储春用,让谷子经历了三九严寒、早春霜冻和夏季高温,具有墩苗期长、穗分化时间长的发育优势和茎秆抗倒伏、抗病害优势,这样种出来的谷子品质比较好。除品质有保证外,这项技术可使谷子成熟期提早40天左右,因上市早,米价高于市场价格,加上可以实现两年三茬轮种,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小米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据了解,屯留区今年冬天可实现1000亩冬谷试验推广播种,由屯留源达农资公司和联友农机合作社共同承担,由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各项推广工作正紧锣密鼓有序开展,预计平均亩产400公斤左右,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粮食安全“双赢”。

    本报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李佳 杨建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2-15期

    • 第2022-12-14期

    • 第2022-12-13期

    • 第2022-12-12期

    • 第2022-12-11期

    • 第2022-12-10期

    • 第2022-12-09期

    • 第2022-12-08期

    • 第2022-12-07期

    • 第2022-12-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