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运城1月4日讯(记者杨永生 通讯员杨明友)稷山县审计局积极探索构建“巡审联动”机制,强化相互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巡察“政治体检”与审计“经济体检”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优势,实现“巡审联动”监督效能最大化,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为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该局首先建立日常协调机制,推进贯通协作。该县县委审计委员会建立起纪检、巡察、审计三方协调机制,在实施审计、巡察协调机制中强化信息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在人员调配、信息互通、审计结果共享等方面加强协作,日常协调机制日臻完善。
与此同时,该局加强业务沟通配合,实现优势互补。针对审计“经济体检”人才优势、专业优势和巡察“政治体检”灵活机动的调查取证等优势,强化巡察审计协作配合。在审计工作中查处问题线索借助巡察调查取证、固定线索,形成优势互补,取得良好的审计监督效果。
在此基础上,该局强化成果共享,提升监督效能。积极探索建立“巡审联动”工作制度,将推动双方加强日常信息交换和沟通,达到信息共享、成果互用的目的,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根据工作需要,该局提供审计报告、审计底稿等审计成果材料,介绍相关单位审计情况,将“业务审计”有效融入“政治巡视”之中,在县残联、医院等单位开展了审计联动工作。在进点会举办、实施时间安排、推进方案制定、检查内容重点、目标要求等方面实施“五统一”,严格把控职责边界,找准工作结合点,不断形成审计监督合力,真正让“巡审联动”发挥出“1+1>2”的合力作用和监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