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假期,西安大唐不夜城再次成为“顶流”。随着大唐不夜城的持续火爆,全国多地近年出现了类似大唐不夜城模式打造的各类主题“不夜城”。这些景点多建在二三线城市,绝大多数不收门票,靠摊位出租等方式营利,而“不夜城”内的项目多以小吃美食、灯光秀、雕塑群、行为艺术表演等为主。
目前,不少地方以大唐不夜城为模板,打造出了自己的“不夜城”。如山东青州不夜城、湖北木兰不夜城、吉林通化东北不夜城等。总体上看,这些“不夜城”项目与大唐不夜城有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大唐不夜城的代表性表演之一“不倒翁小姐姐”被其他类似不夜城景点频繁复制。因此,有专家提出,各地可以取经学习大唐不夜城的模式,但应该找出当地的文化基因。
笔者认为,一些地方复制大唐不夜城模式的做法,不是简单的景点复制,也不是整体的照抄照搬,而是更多融入了地方的特色或文化,打造出了一个夜经济场所。
在2020年的“西安·绍兴周”期间,有不少绍兴考察团前往大唐不夜城。考察期间,绍兴市商务局一位负责人就表示,发展夜间消费,要重新挖掘、整合和创新适合夜间消费的文旅资源,符合现代的商业逻辑和模式,要有适合年轻人生活方式的网红元素设计、塑造和传播,先引爆网络才能真正带火消费。这种定位显然是准确的,是有复制也有创新和个性的。甚至也可以说,这是以“不夜城”的方式,吹响了夜经济的集结号。
近年来,各地越来越重视旅游业发展,同时也越来越被缺乏自然环境特点和人文魅力所困扰。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不少东施效颦的网红景点或山寨景点。这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对旅游市场恢复发展没有益处。
搞好旅游,以游促购,扩大消费,是一篇大文章。复制“不夜城”固然是模仿,难免亦步亦趋、急功近利之嫌,但在苦思冥想无果,又不能停滞不前之际,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不失为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笨办法。
总之,复制“不夜城”,虽非最优,也非最劣。一方面,要允许和包容资源缺乏、发展经济经验不足的地方“依葫芦画瓢”,先把夜经济文章的骨架搭起来,再不断完善、改进,融入地方特色文化,进一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复制“不夜城”的地方千万不要刻舟求剑,要多听听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其他地方的经验、教训,把地方特点和市民消费习惯等无缝融入夜经济氛围中,使复制的“不夜城”接近甚至略胜于前者。
卞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