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特别报道

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成立110周年周年

坚守“金融报国”初心 助力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举办进社区活动,向百姓普及金融知识,打通服务客户的“最后一公里”。

  •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亮相第十二届山西节能环保、低碳发展博览会。图为该行工作人员向嘉宾介绍绿色金融服务。

  •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指明了未来的发展和奋斗方向。近年来,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坚守“金融报国”初心,植根三晋发展热土,着力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消费金融、财富金融、供应链金融、县域金融八大金融领域深耕细作,推进新金融供给,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2月1日至2日,省委书记蓝佛安在省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推动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奋发有为精神状态和有力有效行动举措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紧跟省委工作部署,锚定2023年山西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煤炭产业绿色发展、非煤产业集约发展及数字经济等关键点全面发力,在不断开拓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境界的关键时刻,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成立110周年,不断彰显出国有大行的“头雁”作用。

    1 绿色金融
    深耕绿色金融 助力能源革命

      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凝聚绿色发展力量。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始终秉承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积极践行绿色金融发展要求,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全力支持我省绿色低碳转型,以绿色金融助力我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
      从华阳集团下属七元煤矿新建500万吨智能矿井项目,到山西厚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从为山西重点电力企业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发行的1亿元绿色债券,到围绕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资管等开发的绿色金融产品;从新能源、节能环保项目投放,到为传统能源绿色转型项目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项目投放资金……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将发展绿色金融上升到全行战略高度,纳入全行“八大金融”重点推动,列入该行“十四五”发展规划。聚焦“绿色+能源转型”“绿色+节能环保”“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该行绿色贷款增速35.49%,位列省内主要同业前茅。其中,累计为144个绿色能源项目投放资金约191亿元,累计为节能环保产业项目投放资金65亿元,累计为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项目投放资金101.48亿元。
      据悉,该行成立由省分行“一把手”挂帅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领导组,加大资源投放、加大信贷投放,主动对接全省重点绿色项目,持续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打造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租赁等在内的“中银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绿色金融服务。

    2 县域金融
    浇灌金融活水 助力乡村振兴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以普惠金融产品为抓手,为“三农”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积极探索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不断深化拓展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该行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为企业提供债券融资支持。2017年,为山西路桥集团发行5亿元专项扶贫债券。2022年,为该集团发行10亿元超短融乡村振兴债,解决道路建设融资需求。
      该行积极探索富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充分发挥金融在支持乡村振兴中的资金滴灌效能,多次组织召开乡村振兴专题工作会议,积极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打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业务,延伸服务触角,加速城乡融合。
      截至2022年12月末,该行涉农贷款较年初新增104亿元。以“南果”平台交易中心、临猗国家级苹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等为纽带,加大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以牧原等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拓展“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的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3 财富金融
    做大财富金融 服务共同富裕

      今天的财富金融,相比10年前,实现了以金融科技为支撑,通过精准对接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各环节的财富管理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和普惠的金融服务。
      2022年以来,该行一是突出“普惠性”,聚焦数字转型,加快权益中台建设,丰富健康医疗、留学跨境、冰雪运动、商旅出行、美好生活、会员集市等非金融权益。二是突出“专业性”,提升资产组合配置能力。三是突出“地域性”,打造重点客群服务品牌。截至12月末,该行投资理财客户数较年初增幅9.57%。
      其中,为了突出“财富服务专业性”,该行聚焦专业化发展,锻造营销能力和服务能力,坚持专业导向,强化专家队伍建设,加快打造财富金融人才队伍,负责协助省行、二级行以及一线理财经理开展包括投资者教育、资产配置、售后追踪等在内的服务,统一财富服务标准,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实现财富客户的个性化体验。
      与此同时,该行积极优化产品布局,夯实财富管理的基础能力。持续优化资产组合配置能力,提升财富管理的“进阶能力”;强化对基层赋能,发挥投资策略在资产配置工作中“穿针引线”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该行突出地域特点,围绕银发人群和代发人群,倾力打造重点客群服务品牌,积极打造以财富金融为主体的零售强行。

    4 跨境金融
    发挥全球优势 力挺晋企走出去

      中国银行是中国全球化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境外6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境外中资金融机构数量位列市场首位。凭借中国银行外汇业务传统优势,依托以国内商业银行为主体、全球化综合化为两翼的战略发展架构,积极助力全省实现对外开放新格局,支持我省外贸企业走出去。
      为山西路桥发行2.5亿美元海外债、参与晋城城投提供2亿美元海外债发行……为解决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该行通过行内联动、银保联动,多方位推动进出口中小企业授信落地。
      该行通过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简化疫情防控期间针对特殊客户的境外汇款业务流程,全力提升服务效率。同时,积极与DHL快递公司沟通协调,确保进出口单证业务有序开展;及时推出在线结售汇、在线跨境汇款等线上产品,已为太原重工、杏花村国贸等省内270家外贸企业开通办理在线结汇业务,国际贸易融资余额较上年增长23.05%。
      同时,该行通过多产品部门联动,扎实开展结售汇价格的精细化、差异化管理,通过远期结售汇、衍生金融产品等锁定财务成本,规避由此造成的汇兑损失;积极主动与省商务厅、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西分公司、省外资外贸发展协会对接,举办百场万企推介会。

    5 供应链金融
    稳链纾困 供应链金融惠及民生

      2022年4月20日,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为华润山西医药叙作医药行业新模式国内商业发票贴现业务1300万元,及时缓解企业资金周转难题,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据了解,华润山西医药是我省医药经营龙头企业之一,也是省重点医疗物资储备单位,承担着部分地区医疗物资的保障供应重任。
      该行以供应链金融为抓手,克服疫情之下种种困难,为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华润山西医药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医药企业加急办理融资业务,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在关键时刻彰显了中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银行创新研发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优化升级了“中银智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在助力“保链、稳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助企纾困、稳经济大盘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该行将供应链金融列入“十大战略”业务,以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为抓手,以“1+N”链式营销为途径,通过供应链金融产品带动供应链金融实现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12月末,该行供应链融资增幅18%,惠及供应链金融客户近800户。
      在供应链金融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的同时,该行为提升客户体验,推动在线供应链金融发展,在全国较早实现全线上供应链产品—融易信业务突破。

    6 科技金融
    聚焦科创板块 开拓多元融资渠道

      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是我省第一家在北交所上市的高科技企业,2021年纳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名录”。
      在获悉科达自控“城市立体式新能源充电管理系统项目”将被纳入国家发改委设备更新改造清单后,该行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了“额度高、利率低、审批快、费用减免、综合服务”的专项融资方案,成功为企业发放项目贷款3000万元。
      根据中国银行总行与省政府签署的“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该行全力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深耕“科技金融”,以“争做新发展阶段的科技金融领军银行”为奋斗目标,发挥中银集团“一体两翼”优势,全面解析科技型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融资需求,为其量身订做金融服务方案。2022年度,该行累计为500余家科技型企业投放贷款90.62亿元,其中为符合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的企业投放贷款12.74亿元,享受贷款优惠利率。
      2022年,该行分别为山西建投、晋能煤业及山西路桥发行3支科创票据,发行金额合计22亿元。其中,为山西路桥发行的债券是我省首支以高新技术认证为主体发行的科创票据,山西建投及晋能煤业的科创票据采用国家科创主体认证发行,均为企业在市场中带来了良好的宣传示范效应,并为企业在科创领域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7 普惠金融
    发展普惠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为稳经济、促就业、保民生等发挥了积极作用。近4年来,普惠金融业务规模增长了6倍。截至2022年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51.64%,远超公司贷款增速,实现了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价降、质提,惠民导向进一步增强。
      2022年,该行成立了普惠金融领导小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和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整合全行资源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及乡村振兴工作。建立了“省、市、县、网点”四级普惠业务架构,在15家二级机构单设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40家普惠金融特色网点、30家乡村振兴特色网点、7家科技金融特色网点,为带动业务纵深发展、提高实体经济服务质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围绕“市场主体倍增工程”,该行完善信贷供给体系,增强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投放山西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39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的产品设计和融资服务,解决企业资金难题。持续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2022年以来累计为168个客户办理贷款本金延期,金额合计11.17亿元。

    8 消费金融
    服务百姓 找准落点精准出招

      促进消费增长是推动国内大循环、扩大内需战略的关键一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近年来,中行山西省分行积极发挥消费金融在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方面的积极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
      2022年,该行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90亿元,围绕住房、家装、购车、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创新金融产品、扩大信贷支持;率先与3家大型房企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推动“保交楼”贷款投放。
      该行立足本土市场,开展“惠聚中行日”品牌活动,覆盖1147名门店,满足百姓零售、出行、文旅、美食等需求;聚焦“提振汽车消费”等政策,打造汽车消费场景合作新业态,叙作汽车分期交易额同比增长63.3%;打造“家庭消费备用金”品牌,推出“中银E分期”产品,加强居民生活性服务支持;搭建体育场景,为百姓提供体育生活体验。
      与此同时,该行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帮助百姓提高反诈意识,增强金融素养;贴近广大百姓的现实需求,通过多元举措切实提升消费者金融知识素养,推进金融教育常态化建设;围绕热点问题和重点人群的日常金融知识需求,创新推出“视频小课堂”宣教模式,有针对性地定制宣教视频,打造数字化消保“空中课堂”,让金融知识与宣传教育趣味融合,更好地守护消费者的“钱袋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08期

    • 第2023-02-07期

    • 第2023-02-06期

    • 第2023-02-05期

    • 第2023-02-04期

    • 第2023-02-03期

    • 第2023-02-02期

    • 第2023-02-01期

    • 第2023-01-31期

    • 第2023-01-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